第17版:文化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11月21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90后小伙子熊紫春回家乡开展自然科普

视频版“昆虫记” “带火”小山村(为梦想奔跑)

本报记者 张 帆 《 人民日报 》( 2022年11月21日   第 17 版)

  图为熊紫春(左一)在哀牢山生态站研学活动中带孩子们制作蝴蝶标本。
  沈维劼摄

  打开快手APP的“滇虫社昆虫科普”账号,仿佛进入了“虫虫”们的世界:扑闪着乌亮双翼的纨绔麝凤蝶、摆动着双翅龇牙咧嘴的天牛,还有中国最大的吉丁虫、巴掌大的蚊子……搜集这些昆虫并做视频展示、讲解的人叫熊紫春,一位生长于澜沧江畔的彝家小伙子,他所运维的“滇虫社昆虫科普”如今收获了2.4万名粉丝和12.4万点赞。

  熊紫春,中等个儿,红润的脸庞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透出山村青年的质朴和真诚。熊紫春在澜沧江边上的云南省临沧市漫湾镇水坝头村长大,那里是生物多样性富集的地方,是昆虫们的天堂。

  “对大自然的好奇把我引向科学之路。”熊紫春说,从小就有许多“为什么”在自己心里翻腾:干板菜在太阳光下为什么会卷曲?小甲虫交配之后,身上附着的小虫子是甲虫卵孵化而来的吗?竹虫又是怎么来的,与吃竹笋的其它昆虫是什么关系?“当我从生物课上获知干板菜是因植物激素分布不均导致翻卷时,童年的疑惑霎时豁然开朗,科学的魅力实在令我着迷。”熊紫春笑着回忆。

  怀揣着好奇心,熊紫春进入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学习。2013年,大学毕业的熊紫春回到了水坝头村。作为村里第二名大学生,他这样解释自己的选择:“一方面我爱好昆虫研究,自己也掌握了不少专业知识,老家有多样的生物物种,回家乡很适宜;另一方面,村子里还有不少留守儿童和老人,我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也想回来为大家做点事。”

  熊紫春很幸运,正逢国家实施精准扶贫,随后又开展乡村振兴,非常需要一批胸怀理想、学有专长又脚踏实地的青年人。熊紫春回乡后,发现村里通了网络,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村民的好多事都需要通过手机来完成。“但村里的老人基本不会使用手机,更不懂用小程序完成诸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的缴纳。”熊紫春说,“我就一个个地帮老人们操作,我有耐心,后来老人们一旦有需要上网的事,都会来找我。”

  回到家乡,天地广阔,熊紫春的昆虫研究也如鱼得水。在一次有关昆虫的视频交流中,他辨识出视频中的昆虫是国家二级保护物种,并在评论区中给出了专业解释,得到了大量的关注和点赞。熊紫春看到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实现其价值的途径:做网络视频科普。随后的几年间,熊紫春在家乡及周边地区采集、制作昆虫标本,总计1000多个,并在快手上开设了名为“滇虫社昆虫科普”的视频账号。

  2017年,水坝头村的村民们推选熊紫春当村干部,怎么用自己的所学所长为村里办点实事,这个90后小伙子有自己的思考和实践。熊紫春把“虫虫”们请进视频,为网民做专业讲解,千奇百怪的昆虫世界让“滇虫社”圈粉不少,许多网友知道了网络另一端,有一个地方叫水坝头村。线上的“注意力”有了,游客也闻名而至,熊紫春又琢磨起线下来,要把村里的旅游和观光做起来,同时把中小学生吸引到村里开展研学。

  2020年,熊紫春花了一年工夫自费改造自家房子,建成水坝头乡村博物馆。博物馆里展出昆虫标本800件,共有8个目45个科共450余种,2021年到访博物馆所在地的游客达到了18.7万人次。除了各式各样的昆虫外,博物馆里还展示了村民使用过的各种老物件,“时代发展很快,老物件包含着村落记忆,老人们在博物馆可以找到某种归属感,也能更好地理解、支持我们做昆虫科普的意义。”熊紫春解释。

  当初,熊紫春在村里四处捕捉昆虫、制作标本时,曾被村里的老人们视为“不务正业”,多亏熊紫春的父母理解儿子的想法,父亲还常陪他到野外采集标本。如今,熊紫春发现、发表了13个临沧地区昆虫新物种,1个中国新记录种。为了让乡亲们走近“虫虫”,增强大家的融入感和参与感,他用自己和外甥的名字给那些奇形怪状的昆虫新物种命名。

  “想让村民们改变态度,还是得让他们认识到科普活动的价值。”熊紫春说,随着“滇虫社”的影响不断扩大,天南地北的“虫友”们来到水坝头村进行专业性的考察,在好奇心的驱使和熊紫春的鼓励下,村里的孩子们也渐渐加入进来,热情地向考察队员介绍他们再熟悉不过的各种虫子。熊紫春欣慰地看到,以往怯生生的孩子们逐渐变得大方、自信,这些活动还激发了孩子们求知的热情,而村民们对待科普的态度也发生了显著的改变。

  2021年10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在昆明召开期间,熊紫春带上博物馆全部昆虫标本,走出水坝头村,来到昆明进行展示交流,水坝头村丰富的物种资源给参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能把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和造福村民生活结合在一块,我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熊紫春说。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