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化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11月1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那一刻,心随你走不再回头”(新语·让好声音成为最强音)

茅善玉 《 人民日报 》( 2022年11月14日   第 08 版)

  得知自己获得文华表演奖的那一刻,涌上心头的,是圆满。这个奖是个人的,也是集体的,它给奋斗10年的沪剧《敦煌女儿》剧组,给我60岁的人生、48年的舞台生涯一个圆满的交代。

  沪剧《敦煌女儿》打磨了10年。经历了剧本推翻重来和无数次修改打磨,遇到瓶颈时十分艰难,但我们始终没有放弃。

  这个题材太难了。《敦煌女儿》的原型是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怎么把这位扎根大漠半个世纪的杰出女性形象立在舞台上?怎么讲述一代代敦煌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怎么体现莫高窟在世界文明史上独一无二的艺术价值?大家担心,用沪剧表现西北题材,难度是不是太大了。

  但这个题材也太好了。敦煌莫高窟是人类文明瑰宝,它能够激发起我们内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深沉的热爱。樊锦诗这样的人物故事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她住土屋、喝咸水、点油灯,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西北大漠。题材难度不一般,价值也不一般,我认定要把这个故事搬上舞台。

  《敦煌女儿》浓缩了樊锦诗从25岁到80岁的人生经历。从两挂小辫的青年到风华正茂的中年,再到白发苍苍的老年,剧中的樊锦诗在不同年龄段穿梭,有时“抢装”时间不足一分钟,不仅是外形上的“此时非彼时”,更有知识涵养、精神气质的变化,要求演员一定要有真情实感,要形神俱融,要把自己变成角色本身。

  创作,从深入生活开始。10年间,我一次次去敦煌,抓住一切机会近距离接触樊锦诗。采风过程中,我越来越理解她,这种理解是在敦煌的一次次散步、聊天中建立起来的。我揣摩她的一颦一笑,说话的语气、走路的步态。她刚刚到敦煌时,没有水,没有电,没有亲人在身边,那种孤独难以想象。但她告诉我,只要进了洞窟,就会忘记所有艰难。这种近距离的了解,让我能够更深入地诠释人物。

  在创作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最终呈现的《敦煌女儿》有260多句唱词,汇聚了沪剧最具表现力的各种板式。剧中樊锦诗的唱段最长达近20分钟,很多唱段,我是一边流泪一边唱的。“见到你,万物沉寂唯你风流,那一刻,心随你走不再回头……”看过演出,许多观众说,舞台上艺术化了的樊锦诗令人感到真实而温暖。

  我感恩和《敦煌女儿》的相遇,更希望这部作品能把沪剧带向更广阔的天地。沪剧自诞生以来,一直与时代同步,前辈艺术家从不把眼光局限在上海、局限在儿女情长。如果不向前走,剧种原有的优势很快就会失去。咬定青山不放松,我们要在传承艺术本体、遵循艺术规律的基础上,用浓浓的沪剧味道去塑造和呈现有文化品位、有思想内涵的好戏,为沪剧艺术留下宝贵的财富。我要用真诚的表演把自己感受到的灿烂和崇高,真真切切地传递给观众。

  (作者为上海沪剧院院长,本报记者曹玲娟整理)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