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新青年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10月30日 星期日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创新方式方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汇入青春力量的国风接力

本报记者 刘 阳 《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30日   第 05 版)

  扫码观看精彩内容

  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引发热潮。不少年轻人在网络视听平台,用自己的方式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赢得了无数点赞。

  泛黄的画卷上,一群身着艾绿上衣、藕色绢衫的古人姿态宜人。忽然,画卷上的人物“动”了起来,演奏出优美的中国古典乐曲……这是某网络视听平台上颇受欢迎的一个视频片段,创作者来自一家古琴社。“‘古琴+古画’的创作形式,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当我们的乐手身着古代服饰,网友看后就感觉仿佛走进历史。”负责人朱里钺说。

  如今,互联网上不少优秀传统文化爱好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思维和表现手法进行嫁接,吸引越来越多青年参与其中。

  1999年出生的朱若萱钟情于历代先民的精美服饰,曾因复刻唐代名画《捣练图》参加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一些人可能认为传统文化是‘老旧’的,但当你真切地去了解,看到几千年前的人们怎样生产生活,就能对我们的创作产生启发。”她表示,越来越多年轻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断生发出新的表现形式,“我们也在其中收获成长”。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85后吴洋是一位岩彩画创作者,多年来探寻中国传统岩彩艺术创新,在传统技法中加入现代语言,让岩彩艺术屡屡“破圈”。

  吴洋用传统技法和现代思维创作了《会向瑶台月下逢》,相关题材视频全网播放量超2000万。吴洋认为,各类传统手工艺都可以与现代艺术品市场结合,引领生活时尚,“这是今天年轻人非常喜欢传统手工艺的重要原因。”

  如今,各行各业的年轻人加入传统手工艺术的传承、创作、传播过程中。29岁的王丹丹自学榫卯、斗拱等建造技术,造出古风亭等建筑;国风手艺人何艳红曾是护士,把易拉罐制成国风头饰,拜师非遗传承人学习花丝镶嵌传统技艺;琵琶演奏者刘婧用音乐视听作品传播民乐,部分作品被江西省中小学线上教学平台选为网络课件……因热爱而钻研、传习,又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保持热爱,二者互为增进,成为年轻人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呈现出的新姿态。

  彭静旋是个95后,留学欧洲的她经常在街头演奏古筝,在海外颇有名气。“时常能看到竖琴、小提琴的街头艺术表演,但是没有看见中国乐器。当时我就想,要不把古筝搬出去试一试?”街头演奏以来,彭静旋深切感受到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当我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乐器,弹起中国传统乐曲《高山流水》《渔舟唱晚》,大家掌声迭起,我真的很骄傲。”

  街头表演的“出圈”,让彭静旋引起海外一些音乐乐团的关注。接下来,她计划带着古筝在不同国家进行街头表演,与各国人民面对面交流。

  文化自信是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上海戏剧学院京剧专业学生组成团队,通过演绎让京剧戏腔在互联网流行;38岁的视频上传人“百草大叔”是中药材从业者,他走进大山,传播中医药文化和乡村美学……在这场属于年轻人的网络接力中,优秀作品频出,吸引越来越多青少年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

  (杨梓岩参与采写)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