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10月30日 星期日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共建共享,凝聚全球城市发展共识(人民论坛)

——写在二〇二二年世界城市日前夕

李泓冰 《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30日   第 04 版)

  满载一城秋色浓,浦江再做东道主。10月31日是世界城市日。2022年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10月30日在上海举办。

  “行动,从地方走向全球”,是本届世界城市日主题。全球发展事业进入关键时期,贫困、疫情、气候变化、局部冲突以及粮食和能源安全,桩桩件件,都让6年前启动的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在推进速度和规模上,面临严峻挑战。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城市的出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既是应对各类现实危机和挑战的主要战场,也是落实全球治理方案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主要空间。人类命运和城市存续何去何从?聚议浦江,共商对策,这是一次国际社会聚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活动。

  中国,从良渚玉琮、殷墟甲骨,逶迤走到蓟门烟雨、花重锦官、江城落梅以及霓虹浦江,印证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正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奋力前行的中国,最深切地懂得,城市文明的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从2010年中国在首个以城市为主题的综合性世博会——上海世博会上提出设立世界城市日的倡议,到2013年联合国大会决议批准将每年10月31日定为世界城市日,再到今年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在上海举办,在人民城市的共建共治共享方面,“中国样本”“中国故事”丰富多样,充分展示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城市更美好的不懈努力和大国担当。

  上海正在致力于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超大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是世界级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是关系上海发展的大问题。”如何走出这条社会治理新路子?作为从综合性世界博览会到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东道主,上海奋楫争先,持续求索,为中国乃至全球提供生动案例和实践经验,向世界展现“中国之治”新境界。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推进城市治理,根本目的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上海,黄浦江、苏州河的“一江一河”滨水空间贯通,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持之以恒30年,依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成功实践,历史性解决困扰已久的民生难题,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全面收官,居民喜迁新居;推进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一网通办”,让数据多跑路,让居民少跑腿;下足绣花功夫,提升城市温度,唤醒家门口沉睡空间,“口袋公园”、休憩座椅、老房加装电梯、15分钟生活圈……一位基层干部这样说:“为了百姓感受,要用最小细节体现最高品质。”

  一方面以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加快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为我国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坚持人民城市属性,既突出共享,又强调共建共治,上海正加快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超大城市治理之路。

  本届“世界城市日”的主题意味深长,国际社会对发挥城市能动性充满期许。充分展示交流全球城市发展智慧,凝聚发展共识,汇聚发展合力,城市生活终将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