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流动的体制和政策弊端,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摘自党的二十大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新时代十年,我国不断丰富发展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优先导向进一步强化,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
党的二十大代表们纷纷表示,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是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接下来,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把就业摆在“六稳”“六保”首位,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我国有14亿多人口、约9亿劳动力,解决百姓的就业“饭碗”问题至关重要。
代表们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就业摆在“六稳”“六保”首位,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多措并举促就业、拓岗位,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饭碗稳不稳,钱袋子鼓不鼓,生活有没有保障,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北京市怀柔区委书记郭延红代表说,怀柔区坚持把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多措并举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农村劳动力就业率达到92.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与此同时,发挥怀柔科学城、雁栖湖国际会都等优势,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新政策,本区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
“抓好就业工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的就业,既关系家庭幸福,也关系国家长远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玛日耶姆古丽·吾布力喀斯木代表说。这十年来,各地区各部门通过实施百万青年见习计划、推进公共服务进校园、提供“一对一”就业帮扶等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稳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努力让人民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安徽省六安市委书记叶露中代表说,5年来,全市年均新增就业5.5万人,其中,100多个小微企业园、农业创业园、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等带动就业1.4万人。
城镇就业人员总量年均增长1054万人,农民工总量由26261万人增至29251万人,平均每年有超过170万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代表们纷纷表示,新时代十年,我国城镇就业人数继续增长,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有效改善了人民生活,为经济平稳运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继续抓好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把解决人民群众就业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代表们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结构性就业矛盾更为凸显。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继续抓好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而就业是劳动者获得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基本途径。”安徽省民政厅厅长张冬云代表说,高校毕业生是有望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方面,技术工人是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城农民工是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来源,帮助他们稳定就业、持续增收,就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人民群众期盼拥有更高质量的就业,不仅能满足温饱,还能施展才华、建功立业。”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车辆钳工首席技师郭锐代表见证了从绿皮车到和谐号再到复兴号的发展历程。他说:“技能人才干事创业的舞台越来越大,通过勤奋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机会更多。”
江西省抚州市委书记夏文勇代表表示,解决好就业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做好就业工作,根本要靠经济发展。要优先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行业产业,努力激发市场活力,稳定岗位,扩大就业,积极培育就业新增长极,推动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夯实民生之本。”
“就业稳得住,防止返贫就有了坚实支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做好脱贫劳动力的就业工作。”湖北省来凤县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向辉代表说,要着重培养一批有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创业能力的乡村创业人才,激活乡村产业发展潜力,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强产富民的目标。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代表们表示,奋进新征程,要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等举措,大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激发市场活力,扩大就业规模。“市场主体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稳就业,关键要稳住市场主体。”红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周海江代表说,红豆集团创办以来,已带动就业近10万人。期待各地区各部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继续落实好用工指导、援企稳岗等政策,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从而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吸引更多人才。
抓好重点群体,稳住基本大盘。“保就业稳就业,关键是要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河南省新乡市委书记李卫东代表说,新乡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主导产业培育,突出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带动就业作用,为农民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强化政策扶持,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为脱贫劳动力创造更多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完善技能培训,破解结构矛盾。“当前,我国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一线生产服务人员和技工‘两头短缺’,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山西斯普瑞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事业部副经理巩志义代表说,一技在手,工作不愁。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紧贴社会、产业、企业、个人发展需求,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能力素质,从而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鼓励创新创业,拓展就业空间。“创业是就业之源,创业是兴业之基。”向辉说,近年来,国家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各类创业主体如鱼得水,实现创新支持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兴业的良性发展。接下来,要进一步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促进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不断拓宽劳动者的就业空间。
加强帮扶服务,兜牢民生底线。夏文勇表示,要进一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目前,百日千万网络招聘、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线上线下齐头并进。接下来,要进一步提高就业帮扶的精准性,让就业困难群体特别是零就业家庭在“一对一”帮扶中获得就业机会,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
(本报记者贺勇、邵玉姿、杨彦帆、范昊天、宋静思、王洲、盛玉雷参与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