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综合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10月11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成都市青白江区 加快建设陆港枢纽 推动高质量发展

《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11日   第 18 版)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因江而名、因厂而生、因港而兴。近年来,青白江区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坚持以通道促贸易、以贸易聚产业,不断增强国际门户枢纽核心功能。十年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连跨四个百亿级台阶,拥有国家级经开区、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等多张名片,实现从老工业区到开放前沿的华丽蜕变,并向着打造现代化国际化成都北部中心的目标阔步奋进。

  推动转型升级  加快构建陆港枢纽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青白江被纳入国家“一五”计划重大工业项目布局。历经三十多年栉风沐雨的奋斗,1990年成长为成都市首个财政收入突破亿元的区县。

  进入新时代,青白江区为实现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积极转型升级。拥有强大铁路资源的青白江,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既是桥头堡,也是核心地带。 

  2013年4月26日,首列蓉欧快铁(后统一为“中欧班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出发远赴欧洲,正式开启青白江国际化的旅程。

  9年多来,这条“钢铁长龙”开行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已建立起西进欧洲、北上蒙俄、东联日韩、南拓东盟的国际班列线路网络和陆海货运配送体系,联接境内外城市100余个,开行量和综合评价指标全国领先。

  借力铁路物流枢纽的强磁场效应,青白江区坚持“港口立城、产业兴城、品质优城”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初步形成以现代物流、国际贸易、保税加工、智能制造、先进材料为主导产业的新兴产业集群,正加快打造国际供应链经济核心承载区。

  十年来,青白江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优化为2.5:30.4:67.1,第三产业占比提高47.4个百分点,老工业基地焕发新活力。

  立足新发展阶段,青白江区加紧布局谋划,启动建设面向“一带一路”的中试产业基地,聚焦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主导产业领域,抢占中试产业布局先机,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深度融合,加速形成创新策源高地,推动老工业基地“二次振兴”。

  坚持以人为本  城市品质大幅提升

  城市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青白江区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魂”,以公园城市为“形”,力求以最优的供给满足人民生活需求,用最好的资源服务人民群众。

  十年来,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打破毗河南北发展不平衡格局,城市由“单极”发展迈向“主城区+欧洲产业城”的“双核”时代。

  十年来,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加快建设全国碳中和产业发展先行区,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获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十年来,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成功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2021年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

  十年来,消费场景不断升级,万达、美程等商业综合体先后投用;亚蓉欧国家(商品)馆成为30多个国家经贸合作、商品展销平台,实现“在蓉城,买全球”。

  十年来,文化交流再上台阶,先后举办国际文体交流活动60余场次。原创历史话剧《大宋御史·赵抃》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在城厢古城落地元宇宙数字文旅产业园,推动中国文化和现代科技双向赋能,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播中国文化,让世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未来的青白江,将呈现一幅立体生动的画卷。这里,将是通江达海的开放之港,机遇无限的贸易之港,创新涌动的活力之港,人文荟萃的文化之港,安居乐业的幸福之港。

  数据来源:中共成都市青白江区委宣传部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