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育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10月09日 星期日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上好“大思政课” 打好人生底色(师说)

崔楚民 《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09日   第 07 版)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2月5日起,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推出线上“大思政”系列课程。从“一朵雪花的浪漫”到“诗词之美”“地理之韵”,思政、语文、地理等学科从不同视角解读冬奥会的文化与科技魅力,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向融通,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打好人生底色,上好“大思政课”,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如何将“大思政课”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合?我们做了很多探索。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在于,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例如,开展“打卡红色教育基地”“致敬英雄”“我与冬奥”等系列实践活动,引领学生感悟百年党史、感受时代变迁,坚定理想信念、弘扬爱国精神。

  具体在“怎么教”上,探索出“思政主导、大主题、小切口”施教路径。

  一是突出主渠道建设。充分调动思政教师积极性,聚焦“大思政课”的“课程”属性,坚持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学校成立了“大思政课研究室”,开展横向跨学科备课,结合学科特点、需要,挖掘各学科思政育人功能。比如,地理学科备课教学中突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讲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事例。

  二是开门办思政课,充分调动社会资源。确定大主题,发掘小切口,让思政课更生动易懂。例如,讲脱贫攻坚,我们确立了“大国之治”的大主题,聚焦在一个个脱贫攻坚故事上;讲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们确立了“致敬英雄”的大主题,落脚于发生在你我身边的感人事迹上;等等。

  此外,创新“大思政课”传播载体,拓宽教学资源和手段。与主流媒体合作,开发线上思政课程,每期专题以师生读、亲子读等多种形式切入,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格局。

  厚植学生家国情怀,有效落实“大思政课”育人功能,要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生动结合,坚定学生理想信念,筑牢学生思想根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为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校长)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