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10月07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绿电高速有了“中转仓”

本报记者 刘雨瑞 《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07日   第 02 版)

  截至今年7月底,青海省电网总装机4342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占比61.9%,位居全国第一。虽说青海“风”“光”俱佳,但新能源出力间歇性、波动性强,往往“看天吃饭”。当超过电网承载上限,绿电高速堵“电”了,怎么办?

  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东行10公里,茫茫戈壁上,一座仓库蓦地映入眼帘,这里是国内首个商业化运行的独立储能电站——上海电气格尔木美满闵行储能电站。“两年前项目投产,为节省成本,利用了闲置仓库。”项目经理申元松介绍,“现在仓库仍发挥储运作用,只不过里面存的,变成了绿电。”

  仓库内,52排高约3米、长约10米的铁架上,5928块磷酸铁锂电池整齐排列,总能量约为64兆瓦时。按每天10度电计算,这里储存的电可供一个家庭不间断地使用17.5年。

  储能电站采用“共享”模式,新能源发电企业在弃风、弃光高峰时段,可将原本无法上行电网的绿电暂存,躲过“高峰期”,待消纳能力提升,再由储能电站将调频后均衡、优质的电能发送至电网。

  “我们不生产‘货物’,只是‘货物’的‘中转仓’,附带打包整理服务。”申元松说,“一举两得,不仅挽回了原本要舍弃的电能,还为发电企业省下了自建储能电站的成本。”

  要想最大程度发挥“中转仓”的能力,需要不断提升储运效率。项目刚投产时,储能电站只在白天新能源大发时充电,晚间用电高峰时放电,后来调整为“按断面负载率”实时调整的充放电模式,通道满载时充电,负载率小于等于80%时放电。储能电站由此前每日“一充一放”转变为“多充多放”,如今每日充入电能稳定在100兆瓦时以上。

  过去,储能电站的电池存在转换效率低、无法统一控制等问题。有的电池满充满放好几次,有的却没用几次,有时存进去10度电,上行电网时却只剩七八度。

  记者走进电池仓一侧的控制室,4块大屏占据半面墙壁,数据显示,每块电池的容量都定格在92%。“通过与电池生产厂家合力攻关,我们实现了电池单体的动态一致性管理,在一天两充两放的情况下,损耗率只有不到10%。”申元松手指屏幕,十分自豪,“看!电网刚刚向我们下达了供电的指令,‘绿电’已经开始汇入‘高速路’了。”

  得益于电池储能放电功率可根据需求灵活配置、响应速度快、不受地理环境等条件限制的优势,该储能电站2021年上网电量1463万千瓦时,有效提高了当地电网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

  近年来,《青海省国家储能发展先行示范区行动方案(2021—2023年)》《青海省关于印发支持储能产业发展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等文件印发,青海不断丰富储能交易品种,扩展储能利润空间,推动储能产业在支撑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截至7月底,青海电网并网电化学储能容量为49.8万千瓦时,其中参与共享储能的电站有2座,总容量为16.4万千瓦时,全省新能源发电企业参与共享储能交易,累计成交4208笔,总充电量11959万千瓦时,总放电量9778万千瓦时。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