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化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9月29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我科学家揭示火星乌托邦平原浅表结构

《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29日   第 11 版)

  本报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吴月辉)基于“祝融号”火星车传回的雷达数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和北京大学共同研究的成果表明,“祝融号”火星车着陆区数米厚的火星土壤层下存在两套向上变细的沉积层序,可能反映了35亿年前至32亿年前以来多期次与水活动相关的火星表面改造过程。现今该区域火表以下0—80米未发现液态水存在的证据,但不排除存在盐冰的可能。相关研究结果26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祝融号”着陆区位于乌托邦平原南部。乌托邦平原是火星最大的撞击盆地,曾经可能是一个古海洋,预示着火星早期可能存在过宜居环境。详细的火星地下结构和物性信息是研究火星地质及其宜居环境演化的关键依据,是火星探测的重要内容。在最新的研究中,科研人员对前113个火星日、探测长度达1171米的“祝融号”火星车低频雷达数据展开了深入分析,获得了浅表80米之上的高精度结构分层图像和地层物性信息。

  此外,“祝融号”火星车次表层探测雷达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探测乌托邦平原南部现今是否存在地下水/冰。低频雷达成像结果显示,0—80米深度范围内反射信号强度稳定,介质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排除了巡视路径下方含有富水层的可能性。热模拟结果也进一步表明,液态水、硫酸盐或碳酸盐卤水难以在“祝融号”火星车着陆区地下100米之内稳定存在,但目前无法排除盐冰存在的可能性。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