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读者来信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9月1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守护城市的绿和美(编辑手记)

黄 超 《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19日   第 07 版)

  “终于在路旁的行道树上寻觅到第一批泛黄的叶子,等到它们连片‘上色’,我会来这里静静地赏秋。”近日,一封年轻人的来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城市绿线的关注。行道树早已成为嵌入市民生活的绿色长廊,撑起如伞的穹盖,扩大、延伸,守护着城市中的绿和美。

  种下的行道树谁来管、怎么管?如何做到种一排、绿一片?这段时间,围绕行道树管护,不少读者和网友通过来信留言提出意见建议,反映一些普遍问题。

  每到夏日,大家都希望能有树荫遮阳防晒。但一些地方重栽种、轻管护,有的行道树种下没几年就更新。道路绿化也并非越多越好。树冠过高,遮挡红绿灯、电线等,存在安全隐患,过矮则影响人车正常出行;过密,则给沿街商铺经营带来不便,或滋生蚊虫影响周边居民生活。为此,地方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相关措施和制度,把握好两个关系:

  一是绿化美观与生产生活的关系。行道树为车辆和行人带来阴凉,构成道路生态景观,首先要保持树木繁茂及绿化设施完好。日常的栽植补种、修建管护必不可少,面对极端天气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但是,行道树毕竟是种在道路两侧的树种,不能只顾绿化美观而忽视出行安全。修剪、浇水等管护工作除了塑造出行道树优美的树形,更要合理修剪靠近电线、遮挡交通信号灯和指示牌、影响交通视线的树枝,保证通行安全。与此同时,要考虑沿街商户住户的生产生活需求,把环境优美、出行安全、生态宜居统一起来。

  二是城市更新与文化记忆的关系。几千年前,古人就有“治道立木”“夹道树松”之说。不少历史名城由于行道树而显得古朴而有生气。一些地方把市民喜爱的行道树评为市树,在城市绿化、美化中普遍存在,拥有广泛的集体记忆。对此,一方面,要组织编制绿化相关规划,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可以腾挪建设用地、采取拆违建绿等方式加大留白增绿力度。另一方面,百年以上树龄的树木、稀有珍贵树木、具有历史价值或者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均属古树名木。对这类城市古树名木实行统一管理,分别养护,严禁砍伐或者迁移古树名木。如果因特殊原因需要迁移古树名木,应当经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报同级或者上级政府批准。

  只要我们更加科学、有效地做好行道树管理和保护,相信会有更多读者和网民分享自己的亲绿故事。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