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广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9月15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攻关未来科技 发展未来产业 集聚未来人才

北京未来科学城 聚力“双碳”目标 打造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

《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15日   第 19 版)

  北京市北六环以南,G7和G45之间,首都城市发展新区昌平南部,坐落着规划面积170.6平方公里的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主平台——未来科学城。

  在这里,以中央企业为龙头的300余家能源企业集中汇聚,致力于打造世界先进能源产业第一方队。国家能源、国家电投、国家电网、中国华能、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央企研究院与地处昌平的中国石油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清华昌平科研基地、北大新工科等高校协同创新,共同打造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集成攻关主力军。

  以“碳中和”为主题的温榆河未来智谷集中展示了各种新能源技术场景,让市民近距离感受低碳生活。优质教育资源、一站式人才服务大厅、政策性住房、地铁城市综合体,营造宜居宜业的高品质发展环境。

  

  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是能源领域国家级专业论坛活动。“能源谷”是首都北京发展先进能源产业的创新主阵地之一。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连续四年在北京未来科学城“能源谷”举办,充分展现了“能源谷”发挥央企链主带动作用、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吸引集聚链属企业、大力发展先进能源产业的战略定位,是“能源谷”践行国家“双碳”目标的生动实践。

  以绿色发展为导向  坚持规划引领

  位于未来科学城东区的“能源谷”聚集了一批能源龙头央企,在推进能源结构调整、践行“双碳”目标方面具有良好基础和巨大潜力,推动“能源谷”创新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未来科学城依托创新主体,坚持规划先行,对做大做强先进能源产业进行总体规划,为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制度支撑。

  进入“十四五”,北京市先后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要求昌平以未来科学城为平台,重点布局氢能、能源互联网等先进能源产业,为北京打造万亿级绿色智慧能源产业集群、加速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重要支撑。按照这一要求,未来科学城科学编制了《“十四五”时期未来科学城发展规划》,提出聚焦“双碳”目标,攻关未来科技,明确绿色能源关键技术攻关等四个方面任务,对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进行了战略布局。

  践行能源低碳转型  强化创新驱动

  “能源谷”核心区是全国能源创新要素最富集的区域之一,累计入驻24个国家和北京市工程技术中心,设有7个院士工作站;鼓励支持各类主体开展协同创新,积极引导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为搭建创新和产业平台做好服务保障,累计搭建2个技术创新联合体、19个技术协同创新平台。

  通过聚要素、搭平台、立标准,“能源谷”的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涌现出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国家电投、中国商飞等入驻央企的技术创新产品在冬奥会示范应用,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通过“揭榜挂帅”建设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流程示范项目,国家电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容和一号”铁-铬液流电池堆量产线建成投产,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自主研制出4500伏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芯片。

  聚焦关键产业赛道  突出发展支撑

  先进能源产业是昌平区发展基础最好的先导产业之一,发展基础坚实,创新实力、研发水平国内领先。目前,“能源谷”已集聚相关企业750余家,2021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收入2477.3亿元,同比增长36.5%。

  未来科学城对入驻能源企业精准“画像”,明确了能够集中发力的7个先进能源细分领域,包括能源互联网、氢能、储能、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风电、光伏、碳捕集,这7个领域都是具备创新要素和产业链基础的优势领域;确定了今后一段时期昌平先进能源产业发力的三大赛道:发展提升能源互联网高成长关键赛道,巩固壮大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风电光伏增长型成熟赛道,储备布局氢能、储能、碳固存培育型前沿赛道。

  承载产业发展,空间是关键。未来科学城统筹布局了“能源谷”及周边可利用的研发中试、商务办公、成果转化等各类空间,并以东区为牵引,统筹考虑东西区联动,沿北清路谋划打造“能源谷创新走廊”,努力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承载空间,努力为推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空间保障。

  构建开放创新生态  扩大比较优势

  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核心在于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未来科学城坚持以开放合作推动制度创新、人才聚集和环境优化,着力打造更具开放性、国际化、有活力的创新生态,不断提升未来科学城国际化发展水平和发展新优势。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未来科学城作为北京市首批国际人才社区试点之一,努力建好人才创新街区。未来科学城国际人才大厦已建成投用,同步搭建了人才发展服务中心、海外学人分中心等“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加速各类人才特别是能源领域海外人才入驻。目前,“能源谷”已汇聚相关人才1.5万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2000人以上,为建设“能源谷”提供了人才保障。

  同时,未来科学城将完善服务配套作为“能源谷”建设的重要抓手,全力打造科学城、生态城、生活城、梦想城。规划建设了8所优质公立学校和国际学校,构建起完备的住房保障体系,精准服务入驻人才和新招聘大学毕业生;积极引入高品质交流空间,加快建设保利、华润两大城市综合体,商务商业氛围日益浓厚,努力为“能源谷”创新发展营造一流环境。

  数据来源:北京未来科学城管理委员会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