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9月13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坚守深山的河北塞罕坝月亮山望海楼瞭望员刘军、王娟夫妇

一心守护那片林海(守望)

本报记者 张志锋 《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13日   第 07 版)

  “秋风一起,树叶开始飘落,这是我们一年中最紧张的时候。”刘军说,秋天来了,也意味着又一个防火紧要期快到了。“进入防火紧要期,就更得保持高度警惕。”妻子王娟说。

  刘军、王娟是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望海楼的瞭望员,负责防火瞭望和资源管护等工作。刘军在检查站和望海楼已经值守了24年,其中,两口子共同值守了18年。他们每天重复一件事——瞭望、报告。正是有像他们一样的三代塞罕坝人的守护,才创造了奇迹——林场建设60年来,从一片荒漠发展到115万亩人工林,没有发生过森林火灾。塞罕坝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百万亩林海成为京津冀的生态屏障,孕育了滦河等水源。

  为更好地值守,夫妻俩把“家”搬到山上

  塞罕坝地处冀蒙交界,紧靠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曾是 “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为阻止风沙南侵,196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成立,三代人艰苦奋斗,在沙地南缘“种”出一道绿色长城。

  跟林场很多员工一样,51岁的刘军是“林二代”。他1992年进林场上班,1993年开始在检查站值守,主要任务是防火。1998年,地处偏远但位置重要的四道沟梁头检查站成立,林场为找瞭望员发愁,刘军主动请缨,身为临时工的王娟和他一起上岗,一直坚守到2002年。2008年,林场又安排他们到小光顶子“望火楼”,两人又把“家”搬到山上。

  林场忌“火”,随着树苗越长越大,渐渐连成一片海,他们把“望火楼”改称“望海楼”,塞罕坝有9座人工值守的望海楼,分别处于不同位置的最高点。

  莽莽林海涵养了众多水源,由于地势高等原因,坝上一直缺水。2012年,刘军、王娟夫妇被调到海拔1900米的月亮山望海楼。这里先后打过3口井,出水都不太好。有一口井打到地下170多米,钻机都打不动了,也没能找到稳定水源。

  月亮山望海楼靠防火队送水,他们只能先保障做饭、喝水,洗菜、拖地就用雪化的水。这里有热水器,一个防火紧要期3个月,刘军最多洗两三次澡,“每次都是简单冲一下。”洗衣机几乎没开过,他们把脏衣服攒着,抽空送回家洗。

  如今,望海楼的采暖、供水等条件都有一定程度改善。

  白天每15分钟、夜里每1小时瞭望一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林场火灾风险非常大,丝毫不能麻痹大意。”刚上班时,老师傅们经常这样念叨。上望海楼工作后,刘军对此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林场全年都是防火期,3月15日至6月15日、9月15日至12月15日均属于防火紧要期,其间9座望海楼需要全天候值守:早上6点起,每15分钟瞭望、报告1次;从21点起,每1小时瞭望、报告1次。

  一天一夜要瞭望、报告60多次。几天还好说,一个月、三个月、十几二十几年,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面对这个问题,刘军随手打开手机,闹钟设置一长串:15分钟1次,1个小时1次。“闹钟次数太多,手机设置都不够用了。”打开记录本,每次报告记录都写得工工整整。

  近年来,随着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的使用,2017年以来,林场把9座望海楼分成3组,轮流值夜班,大家替换休整。刘军坦言,“现在科技手段先进了,但机器有误报,还得靠人盯。”

  林场封闭管理,平时很少见到人。两个人,一座楼。每层楼9级台阶,宿舍、瞭望室都只有20平方米,就是全部的活动空间。

  面对记者,两人都有点“心不在焉”,眼睛经常向窗外瞄。刘军说:“平时习惯了,过一会儿就忍不住向外看一下。”王娟接茬:“我俩面对面吃饭,都是绕开对方朝外看。有时回家,眼睛都不知道往哪儿看了。”

  看着小树慢慢长大,林子一点点变绿,有说不出的高兴

  艰苦、枯燥、单调、寂寞,他们都可以忍受,就是“受不了想孩子”。

  王娟的娘家在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土城子镇。1995年女儿在土城子出生,后来在那边上幼儿园。两地相距400多公里,两口子只能看女儿和老人的照片。看得多了,照片起毛边,就装进信封包好。有一次王娟去看女儿,女儿怯生生地往姥姥身后躲,3天以后才认她这个“妈妈”……

  一直到10岁,女儿刘文琪才回到林场所在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两人没法照顾,女儿只能上寄宿学校,假期就住到亲戚家。最长的时候,女儿将近两年没有见到爸妈。

  每到防火紧要期,他们在山上一待就是3个月,很少参加亲戚朋友的婚丧嫁娶等。以前王娟爱说爱笑,喜欢逛街串门,后来下山后整个人很“木”。他们一片心都在山上,全部融入守护那片林海。今年3月8日,他们去石家庄领取全国最美家庭的奖,这是他们第一次到省会。

  近年来,林场先后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土地生命奖”,也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看着小树慢慢长大,林子一点点变绿,有说不出的高兴。”刘军说,“我们就想一心守好这片林海,直到干不动为止。”

 

  ■记者手记

  平凡的背后是奉献

  多次探访塞罕坝,一直有个困惑:到底是什么支撑着新一代塞罕坝人甘于寂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苦苦守护这片林?

  在望海楼瞭望、报告,是一份看似简单的工作。可是,假如没有这个岗位,没有众多普通的瞭望员,没有他们无数个日夜的坚守,这片林海的安全难以保证。

  60年,三代人,百万亩林海,为京津冀等华北地区筑牢生态屏障,也铸就了塞罕坝精神。栽树不易,成林更难,守护也绝非简单的事。刘军、王娟夫妇只是众多瞭望员之一。多少年来,他们不断地重复,默默地守护,最终成就不平凡的坚守。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不简单,无数个平凡汇聚起来就是“伟大”。这种简单和平凡背后,是责任、是奉献,更是一种使命和担当。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