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教育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9月08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从耕耘当下到关怀未来(师说)

周作宇 《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08日   第 19 版)

  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以教师为业,就是为未来作画。从经师到人师,从教书先生到大国良师,好的教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今日的师范生将成长为未来的新一代教师。对他们而言,身处数字化时代,既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也面临信息泛滥和数字鸿沟的挑战。特别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复杂性增加、不确定性增大,更需要以责任与坚守面对世界、耕耘当下、关怀未来。

  要尊重历史,关怀未来。看得见多远的过去,就能走得到多远的未来。新一代教师要有历史眼光、对历史心怀敬畏、掌握历史思维、获得历史启迪,在知识谱系中体悟前人的智慧成果,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传承优良师风。同时,在科技发达的时代,时刻持有未来关怀,也是教师应有的素养。少年有志,则国家有望,教师要懂得和善于鼓励广大学生胸怀家国、笃行致远。

  要坚持终身学习,自我激励。在知识爆炸,尤其是互联网成为知识传播重要载体的时代,知识学习对教师的成长尤为重要。新一代教师所需要的,不仅是深厚的学养和广博的知识储备,更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要在保持未来关怀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超越固化的思维方式和学科切割的知识边界,超越师生关系的刻板认知。这个过程是一个自我激励与管理的过程,需时刻要求自己不仅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并保持时时处处学习与自省的能力。

  要有全球视野,与大道同行。以全球发展的眼光看当下,新一代教师承载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既要厚植爱国情怀,也要有全球视野,努力提升全球胜任力。要准确把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深刻内涵,要主动学习与理解世界理论与中国智慧、世界变局与中国影响、全球治理与中国方案。唯其如此,才能在未来长期的育人实践中,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胸怀祖国、兼济天下的卓越人才。有人说,“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正在创造的地方。”让未来世界的音符更美、更和谐,教师是不可替代的“调音师”。

  期待今日之师范生,未来之师者,茁壮成长,坚守爱与责任,耕耘当下,关怀未来。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