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8月31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更多人了解灵渠贡献力量(中国道路中国梦)

陈兴华 《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31日   第 05 版)

  广西桂林兴安县的灵渠,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岁月不居,追梦不息。我和灵渠打了几十年交道,哪怕今年已经退休满20年,整日心心念念的,还是灵渠。

  还记得小时候,我常在灵渠摸鱼捉虾,听前辈讲灵渠的故事。及至求学,为研究灵渠,我经常拿着小卡片去学校的图书馆抄录古籍里有关灵渠的记述。待到工作,我更是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研究灵渠,收获颇多。

  最近这些年,关注灵渠的人越来越多了。很多人问:灵渠的价值何在?让我说的话,几天几夜也说不完:它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兼有水运和灌溉功能,至今仍发挥着农田灌溉、排洪泄洪作用……保护好具有历史意义的灵渠,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启发现在,非常有价值。

  传承的前提是保护。为保护好灵渠,近年来,兴安县禁止灵渠两岸开山采石的行为,改进污水治理,清理灵渠垃圾,保护环境卫生。桂林市也把灵渠保护作为重要工作,不断强化对灵渠的管理、深入挖掘其研究价值,并于今年1月起施行《桂林市灵渠保护条例》。如今,灵渠一带山更绿、水更清,还有不少人主动参与到灵渠两岸的义务植树活动中来。这条千年运河,正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让像灵渠这样的文化遗产活起来,要在做好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传承。这些年,有关方面组织了灵渠河道及水利设施历史变迁、灵渠在交通史上的价值等各类课题研究。我与一群志同道合的研究者一起通过实地调查、开展读书沙龙等丰富多样的形式,为更多人了解灵渠贡献力量。

  随着重视程度的提高、人才队伍的壮大,灵渠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2018年,灵渠与都江堰、姜席堰、长渠一道,成功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带领夏令营的孩子们在河滩仿建灵渠大坝,到学校参与“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给大学生们讲述灵渠对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我很乐于跟年轻人分享这些知识,希望能有更多人对灵渠感兴趣、参与灵渠的保护与研究。

  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看着灵渠一天天变好,我感到很幸福、很满足。青山依依、流水汤汤,我很珍惜现在的一切,愿意为灵渠再多做一些事情。

  (作者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博物馆原副馆长,本报记者张云河采访整理)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