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听到乡亲们隔着老远打招呼喊我“小付”,一串串往事就会浮上心头。2017年10月,34岁的我背上行囊,来到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分乡镇中洲山村驻村。
中洲山村平均海拔800米,那时是夷陵区26个贫困村之一。第一次走在入村路上,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山高路远弯多,感觉看不到头,进村后发现村里80%的道路没有硬化,村民用水用电都没有保障。修建基础设施、发展产业,是我驻村后要解决的两大难题。
中洲山村的气候条件适合种植药材柴胡,我一边鼓励大家种植,一边实地调研,并邀请技术人员进村考察、开展培训。为了进一步打消大家的顾虑,我说服了几户有种植经验的贫困户进行田间试种,当年实现增收3000多元。大家见此,也纷纷开始种植。
产业规模有了,但中洲山村山高路远,柴胡销售成了问题,于是我又做起了销售员和运输员。只要种植户需要销售,我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导采挖称重并集中存放,又利用周末把柴胡送到药材公司销售。3年间,村里柴胡种植面积扩大7倍,种植户总收入突破10万元。
在村里时间久了,我常常感到:多做一件平常事、多说一句暖心话,能收到很大的效果。我有一个帮扶对象叫李先松,他属于易地搬迁户,因缺技术致贫。虽然有勤劳致富的愿望,但因对产业扶持政策了解不够,他常常对帮扶工作持怀疑态度。我决定从思想上解开他的“疙瘩”,让他搞白山羊养殖。我和他讲政策,帮他争取指标建羊栏,联系购买种羊。尝到甜头后,他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白山羊规模从2018年的5只增加到现如今的26只,年收入达1万多元。
作为一名驻村干部,我们虽然干不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只要从点滴做起,把群众关心的每一件小事办好,就会赢得群众的赞誉。我将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贡献属于我的青春力量。
(作者为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分乡镇中洲山村驻村第一书记,本报记者易舒冉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