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生态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8月16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浙江长乐林场技术员蒋玉龙——

育林不停 钻研不止

本报记者 窦 皓 《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16日   第 15 版)

  蒋玉龙在进行嫁接作业。
  蒋玉龙供图

  浙江杭州,长乐林场西山林区里,树木苍翠,松林高大挺拔。火热的阳光下,20多米高的松树枝繁叶茂。

  “在林场这么多年,看着树从小苗慢慢长大,感觉它们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刚从林地回来的技术员蒋玉龙说,一转眼,他在长乐林场做林木育种工作已快30年。

  1983年,中学毕业的蒋玉龙追随父亲的脚步进入长乐林场工作,“那时候人少,既要造林护林,又要除草施肥,啥都管呢!”从1994年开始,调到西山林区的蒋玉龙成了一名技术员,开始参与良种培育工作。

  蒋玉龙从最简单的翻地开始学起,再后来,从扦插到嫁接,从方法到技巧,蒋玉龙跟着前辈们学,把要点记在笔记本上,一有空就拿出来反复温习。

  学会了育种,蒋玉龙并没有停下脚步。让小树苗茁壮成长,病虫害防治同样关键。杀虫药用多少最合适?什么时间喷洒效果最好?寒来暑往,苗圃里总能看到蒋玉龙来回巡视的身影。现在,他已总结出一套自己的“防治宝典”。

  “病虫害每个季节都有,有的虫子祸害根系,有的虫子专吃叶子,防治的前提是提早发现,一看到就得行动。”结合专家指导,蒋玉龙带动开展高频常态化巡视检查,让林场的松树病虫害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发病率明显下降。

  林场“创新之星”“技术先锋”……蒋玉龙收获了沉甸甸的荣誉。如今,已过林场退休年龄的他,又被返聘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每天清晨,这位皮肤黝黑、略带白发的技术员,总会准时出现在苗圃里。

  “一辈子就是喜欢和树苗打交道,咱只要干得动,就不打算休息。”手拿穗条的蒋玉龙,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