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教育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8月14日 星期日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呵护孩子的成长内驱力(师说)

陈国治 《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14日   第 05 版)

  内驱力是一个人坚定目标、克服困难、自主成长的内生动力。如何唤醒和提升孩子的内驱力,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如何科学地给予孩子爱与支持,帮助他们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人格?这是每个家长、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首先要从优化关系入手,满足孩子对于安全感、归属感的需要。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前提,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家长和教师应成为良好的情绪管理者,并将积极情绪传导给孩子,既要防止骄纵溺爱,更不能指责谩骂。当发现孩子身上的缺点与不足时,要学会因势利导,以支持者的角色,将问题转化为孩子下一阶段的成长目标,设计能够激发孩子兴趣的、有挑战性的发展任务,鼓励孩子克服困难,自我成长。

  还要以尊重选择为基础,让孩子意识到学习是其自己的责任。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全程监督陪伴写作业、为孩子报各种培训班。然而事实证明,控制型、包办型的教养方式是对孩子学习内驱力的极大伤害。面对升学目标选择、学习时间安排、兴趣爱好等问题,教师和家长可以给出建议,但不应喧宾夺主,要让孩子们在理性“做主”的过程中体会到主体价值,进而建立和强化自尊,懂得尊重和被尊重。

  同时,要设计任务情境,让孩子体验到自主发展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发挥“关注”的力量。让孩子有自我展示的机会、能获得关注与积极反馈,这是激发和维持成就需求的重要因素。不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学校里,家长和老师要对孩子的积极行为细节保持敏感,通过创造积极反馈,让孩子拥有积极向上的成长体验,让孩子的成长与进步被看见、被关注。

  教育实践表明,相较于外在督促,内驱力是更为持久的动力。因此,广大家长要通过激励和树立内在目标,帮助孩子建立学习与成长的主动性。当然,于孩子而言,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还要从小筑牢理想之基、信念之塔,这就要求老师和家长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呵护孩子的成长内驱力,帮助孩子发现更好的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家庭、学校、社会应一起努力!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