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钱给物,不如建一个好支部。老党员带新党员,一茬接着一茬干,把村里事业发展好,群众日子就会越过越红火
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村,8300亩山场内,果树、生态林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靠着发展林果业和生态旅游,前南峪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万元。村民自豪地在村口竖起大牌子——欢迎八方游客。
可在过去,前南峪村到处都是荒山秃岭,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发。是什么使得荒山披绿、浊水变清?“真要说秘诀,那就是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干部带着大伙一起干。”前南峪村党委书记郭天林笑着说。
面对困难,党员干部就要苦在先冲在前。多年前的一个夏天,一场暴雨袭来,山洪冲毁村里一些耕地、房屋。这次经历让村民们明白:想发展,先治山。党员、干部带头治理荒山,老支书郭明耀的腿被山上掉下的滚石砸伤,第二天他拄着木棍一瘸一拐,照样上山干活。党员冲上去,群众跟上来。村里老人赞叹:你瞅,冲在最前边的都是党员!
治理荒山,有粮有果,村民温饱解决了。为了让村民尽快富起来,前南峪村曾先后办起化工、冶炼等企业,仅一家化工厂年纯利就有120多万元,穷山沟有钱了。可与此同时,大山被挖得坑坑洼洼,废气废水废渣让河水变色,庄稼都长不好。一些来前南峪村参观的人皱起眉头,时任村支书郭成志感觉不对头,带着村两委班子反思:开山采矿污染环境,这是赚了,还是赔了?
“坚决关、尽快关!”村里果断下了决心。刚治出成效的荒山不能毁在自己手里,他们关停“富得流油”的村办企业,转向发展高效林果业,同时激活乡村游,带动群众致富。
给钱给物,不如建一个好支部,基层党组织是群众的主心骨。多年来,前南峪村的党组织坚持每月的15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学习政策、探讨发展思路。老党员带新党员,一茬接着一茬干,把村里事业发展好,群众日子就会越过越红火。
(作者为本报河北分社记者)
栏目投稿邮箱:yxxz849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