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特别报道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8月05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非遗技艺有传人

本报记者 管璇悦 马 原 《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05日   第 12 版)

  头扎白羊肚手巾、腰系红绸带、身穿羊皮袄,延安市安塞区文化文物馆外,安塞腰鼓队的周志战和队友们动作豪迈,热情奔放。安塞腰鼓是传统民俗舞蹈,已有千年历史,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周志战每周都会到中小学开腰鼓课,很受孩子们欢迎。

  走进安塞区文化文物馆,安塞剪纸非遗传承人余泽玲巧手翻飞,一只惟妙惟肖的镇宅狮子展现在眼前。56岁的余泽玲剪纸40多年,近年来致力于创新内容,从陕北民俗风情到民间神话故事,在她手中都能活灵活现地呈现。如今,余泽玲带了几十名徒弟,要将手艺传下去。

  “安塞有很多非遗文化家族传承。”陕北说书艺人曹兆富的母亲曹殿香是剪纸、农民画的非遗传承人。“我初学艺时就想把陕北说书说到国外。”曹兆富说。2016年,他和4位陕北说书艺人到法国参加巴黎中国曲艺节,还捧回了奖杯。

  安塞是文化和旅游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腰鼓之乡、绘画之乡、曲艺之乡,历史文化悠久、民间文化资源丰富。“我们每年定期办班,同时走进中小学、社区和乡镇,免费提供剪纸、腰鼓等培训服务。”安塞区文化文物馆馆长殷宇鹏说,“这些年,来研学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