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7月25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助力提升非洲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新时代中非合作)

本报记者 闫韫明 邹 松 姜 宣 俞懿春 《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25日   第 03 版)

  图为恩贾梅纳炼油厂。
  何智虎摄(中石油供图)

  近年来,中非合作加速发展,深度广度不断拓展。从埃塞俄比亚的中埃皮革技术联合实验室,到津巴布韦的中津农业合作示范村,再到中国与乍得合资兴建的乍得第一座现代化炼油厂,中国根据非洲国家需求,助力提升非洲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为非洲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

  埃塞俄比亚——

  让污染物变废为宝

  7年前,在中国皮革专家指导下,埃塞俄比亚一家皮革厂员工凯贝德学习了废水处理技术。之后,他和十几名经过选拔的埃塞员工前往中国,系统学习废水处理理论及实践方法。回国后,凯贝德成了皮革厂的环保技术主管,“我现在负责厂里的皮革废水处理,这项技术既可以改善环境,又能够增加效益。”

  得益于丰富的畜牧资源,埃塞皮革产业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然而,皮革制品生产过程中浸水、脱脂、软化等多道工序产生的污染也一直困扰着当地。

  2013年,中埃两国签署《关于共建皮革技术联合实验室的谅解备忘录》。2017年底,中方援建的联合实验室正式落成。中方不仅向联合实验室提供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工艺及示范设备,还开展了76人次的系统化技术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清洁生产技术、污水治理技术、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等。

  走进联合实验室,一组组蓝色或银色、大小不一的皮革材料处理装置整齐排列,有的用于研究皮革制品废液处理,有的用于提取工业用胶原蛋白……处理后得到纯度较高且具有良好鞣制性能的铬鞣剂,可用于制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还可以焚烧发电。

  埃塞皮革业发展研究院环境技术理事部主任梅尔沙介绍,联合实验室通过对废水进行综合处理,大大减少了皮革工业发展带来的污染,“在这些设备的帮助下,皮革制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还可以变废为宝。这里的技术和设备很快将向皮革制造企业推广。”

  如今,中埃双方在原有联合实验室基础上,又相继建设了皮革材料开发、制革工艺研究等多个新的实验室,并联合承担了非洲皮革绿色制造相关技术研究项目。

  从共建联合实验室到合作贡献多项科研成果,中埃在皮革生产领域走出了一条互利共赢之路。埃塞战略研究所国际关系和外交事务高级研究员梅拉库表示:“埃塞俄比亚皮革产业近20年来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中国的支持,双方合作成果丰硕,堪称典范。”

  津巴布韦——

  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

  走进津巴布韦西马绍纳兰省兄巴地区齐税曼叶巴氏村,村民约翰正娴熟地给兔笼填草、加水,“多亏了中国专家组,我的生活大不一样了”。

  快30岁的约翰曾是贫困户。多年来,约翰一家七口蜗居在十几平方米的茅草棚里。虽然有两公顷土地,但缺水、缺肥、缺种子,一家人吃饭都成问题。

  上个月,约翰一家高兴地搬进了新盖的大房子。“日子越来越好,这些改变都源于中国援津巴布韦高级农业专家组的到来。”约翰感慨地说。

  2019年,专家组选定齐税曼叶巴氏村为中津农业合作示范村,约翰一家被纳入了第一批26个示范户,由援津第三期高级农业专家组组长张世洪直接帮扶。

  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特点,专家组制定了种植加养殖的增收方案,每位专家对口指导2到3户贫困户,并帮助组建了地区农民股份专业合作社。

  提起3年前的情景,约翰记忆犹新:“专家组给我家送来了种兔,帮忙建了兔笼,还每年提供25公斤玉米种子、7包肥料及一些农药。”

  在专家组的援助和技术指导下,村里的玉米单产增加了1倍以上,粮食年总产量近500吨,生产成本显著降低。通过发展土鸡和肉兔养殖,全村106户村民的户均年收入达到1150美元,增幅超过40%。

  “我家的玉米收成多了,加上养殖产业,收入比以前增加了1倍多!”约翰的钱袋子鼓了起来,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除了忙家里的农活,约翰还在村里的家禽孵化中心工作。中心由中方援建,安装了4台孵化机器,集中孵化村里种鸡下的蛋,为农户发展养鸡产业打下基础。

  “中国专家告诉我们,不能再靠天吃饭了,要凭自己的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看着孩子在新房前玩耍的身影,约翰说,“中国专家教会我的,不仅是生产技术,更有生活理念。”

  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方自2009年10月起实施援津高级农业专家技术合作项目。截至目前,共计派出5批次47人次,支持津巴布韦减贫。

  不久前,由中方援建、占地约250平方米的现代农民培训中心在齐税曼叶巴氏村完工。“村民们桌上有了粮,手里有了钱,精神面貌都跟从前不同了。其他村子的农户看到齐税曼叶巴氏村的改变,都迫不及待地想学习减贫经验。”管理着齐税曼叶巴氏村等17个村庄的片区长安德鲁说,“我想代表所有的村民真诚地对中国专家说声谢谢!”

  乍得——

  实现成品油自给自足

  罗尼埃油田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南部边缘、乍得东南部。随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文简称“中石油”)对油田的开发,当地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罗尼埃油田产量占乍得原油产量的70%。每天,这里产出的原油通过管道,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距乍得首都40公里的恩贾梅纳炼油厂,加工成汽油、柴油和天然气等产品。

  恩贾梅纳炼油厂由中乍合资兴建,于2011年竣工投产,是乍得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现代化炼油厂。炼油厂彻底改变了乍得石油储量丰富,却无法开采、冶炼的状况,使乍得摆脱了成品油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实现了能源自给。

  47岁的阿布达拉·阿里已在恩贾梅纳炼油厂工作10多年,目前担任常减压装置的副经理。炼油厂投产的前一年,曾在乍得石油部工作的阿里,作为炼油厂首批员工被派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培训,之后又在中石油玉门油田公司实习了3个月。

  “中国之行让我大开眼界,我学习到中国石油炼化的先进技术。”回到乍得后,阿里拥有了稳定且不错的收入,对自己的工作十分自豪,“因为有了这座炼油厂,乍得实现了成品油自给自足,还部分出口到喀麦隆、中非等国。”根据相关统计,10多年来,恩贾梅纳炼油厂累计销售石油产品530万吨,炼化产生的聚丙烯产品成为当地工业重要原料,液化气产品则极大改善了居民生活。

  从上游的油田开发到中间的炼油环节,再到下游的成品油销售及化工产品产销,10多年来,中石油在乍得启动的上下游一体化项目已发展成为乍得经济支柱产业,被当地媒体形容为“创造了乍得工业的奇观”。阿里生活的小镇也变得生机勃勃。每天,来来往往的卡车络绎不绝,镇上开办了啤酒屋,有了俱乐部、咖啡厅,不少外地人来这里买地、建房,房屋中介也多了起来。小镇人口从10多年前的不足500人,增加到了如今的上万人……

  “感谢中国企业带来的就业机会。”如今,阿里的孩子就在中企捐建的学校里读书,“未来我希望把孩子送到中国留学,让他们更多地了解中国,让乍中友好世代传承。”阿里说。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