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化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7月22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接入国家大电网,供电有保障,西藏普兰县科迦村——

供电稳 产业兴 致富快 村子美(走进传统村落)

本报记者 琼达卓嘎 《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22日   第 08 版)

  如今的科迦村,白昼美如画,夜晚灯火明。群众用上了稳定的电,喝上了清澈的自来水,手机信号也总是满格。图为科迦村。
  高宝军摄(人民视觉)

  锅庄舞是一种藏族传统舞蹈形式,在藏语中意为圆圈歌舞。图为普兰县“玛旁雍错旅游文化节”上,当地群众身着节日盛装,跳起锅庄舞。
  琼达卓嘎、贡觉群培摄影报道

  位于阿里地区普兰县北部的冈仁波齐,是西藏著名的旅游景点。在阿里联网工程沿线地区,安全可靠的大电网为当地旅游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图为冈仁波齐。
  琼达卓嘎、贡觉群培摄影报道

  科迦村最具代表性的普兰“宣”服饰,目前保存完好的仅有8套,一套重达20多公斤,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为当地妇女穿着普兰“宣”服饰。
  琼达卓嘎、贡觉群培摄影报道

  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完善让孩子们能够通过更多渠道接收信息、学习知识。图为科迦村双语幼儿园内,孩子们在玩耍。
  琼达卓嘎、贡觉群培摄影报道

  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在孔雀河上铺了一层金黄的薄纱,下游河畔的科迦村升起缕缕炊烟,不时传来藏戏练唱声。

  科迦村地处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普兰县,2019年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古村有1000多年历史,古老的科迦藏戏在此传唱至今。”科迦村党支部书记加措介绍,2020年之前,普兰县主要依靠两个小型水电站供电,一到冬季河道结冰,断电就成了家常便饭。

  2020年12月,随着西藏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正式投运,遥远的阿里地区自此接入全国电网,科迦村经常断电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走在科迦村整洁的街道上,路旁一座座白色的藏式小院鳞次栉比,坐在门前享受暖阳的老人们脸上满是笑意。在一间20平方米的小作坊里,合作社负责人旦增玛正在摆放磨好的糌粑。“我们这儿是村里的妇女合作社,主要负责加工糌粑、豌豆糌粑和菜籽油。”旦增玛说,2014年成立的科迦村妇女合作社,一年利润有十几万元,带动50多名妇女增收。

  “之前我妈妈是合作社负责人,两年前我开始接手。”旦增玛回忆,以前妈妈常担心用电不稳,两个小时能做完的事情要花上四五个小时。

  “过去幼儿园里经常断电,想在班级里放映视频都很难。现在下课后园内可以不停地放儿歌、广播,还能让孩子们通过互联网看到外面的世界。”在科迦村幼儿园工作了7年的拉巴仓决老师说。

  近年来,科迦村改善人居环境的步伐在加快、步履更坚实。不但彻底告别“用电难”,还通了柏油路、自来水,新建双语幼儿园、医务室等,广播电视、手机信号实现全覆盖,农牧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

  科迦村的美丽蜕变,是边疆地区奋力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典范,也是能源产业扶贫给民族地区带来巨变的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无数边远山村点亮幸福的灯火,一幅幅产业兴、农民富、农村美的新画卷徐徐铺展。

  

  ■游览贴士

  从冈底斯山脚下沿着207省道一路向南,经过玛旁雍错,穿过普兰县城,约30公里处,便是科迦村。

  在科迦村,不仅能品尝特色美食,还能参观有千年历史的科迦寺,欣赏颇具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科迦村为起点,继续向北,便来到了普兰县北部八嘎乡境内的冈仁波齐。雪山之下,玛旁雍错和拉昂错的湖水深邃静谧,湖岸景色秀美。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

  版式设计:张丹峰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