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副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7月16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焊光闪烁,记录拼搏青春(我们这里的年轻人·匠心故事①)

宋明珠 《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16日   第 08 版)

  图①为王召军。
  图②为王天明。
  王 宇摄

  晨曦微露,星星隐没。施工现场,最后一道焊口上的焊光熄灭,大庆油田工程建设公司的焊工王召军和他的徒弟王天明几乎同时摘下面罩,相视一笑。

  “不错!焊接纹路规整。”王召军仔细检查焊道之后说:“天明,你记住,焊道就是咱们焊工的签名。签了名,就要为自己的工作负责。”

  焊道,是指金属焊接形成的焊缝。“焊道就是签名”,这句掷地有声的话正是他们焊工的信条。

  一

  2002年,高考失利的王召军坐在房间里,等着父亲责备自己。那天,一直等到晨光微亮,寂静中才响起脚步声。父亲推开门,默默坐到他的床边。

  王召军不敢看父亲的眼睛。令他意外的是,父亲一改往日的严厉,轻轻拍着王召军的肩膀说:“路,都是自己走的。从现在开始,你要牢牢记住:脚下的每一步都是未来。不管以后干啥,要有三不做:不做眼高手低的人,不做怨天尤人的人,不做满腹牢骚的人!”

  父亲的话,王召军似懂非懂。他很想看清楚自己的未来到底是什么样的,可是眼前只有朦胧的晨光。

  思前想后,王召军最终选择去技校学焊工。他铆足劲儿练习,每天弯着腰一头扎在工位上,同样的技术动作别人练一遍,自己就练十遍、百遍。尽管如此刻苦,第一次到工作现场,王召军还是被上了一课:现场的老师傅们为了施工进度,几乎都是风里来雨里去。在焊储油罐的时候,一个小小的气孔或者砂眼,都会成为安全隐患。这样的高强度和高标准,是他在学校里没见识过的。

  王召军观察着师傅,在心里默默记下师傅的技术动作。一段时间下来,他觉得自己已经摸到了门道,就跟师傅提出想要自己上手试一试。师傅直接拒绝了他:“现在施工的是注水管线,一旦出问题,项目要受大影响。”王召军觉得师傅太过谨慎,转头指着储油罐下的底座说:“师傅,你要是信不过我,那让我先试一下这个底座吧。这个我肯定没问题。”师傅想了想,点头同意了。

  王召军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个焊道焊好,让师傅承认自己!第二天凌晨4点,他顾不上洗脸,更来不及吃饭,早早到了现场,一干就是整整一天,终于在快下班的时候完成了焊接工作。王召军骄傲地摘下面罩,期盼得到师傅的赞许。一回头,却只看见师傅阴沉的脸。师傅没说话,接过他手里的焊枪,把焊道从头到尾返修了一遍。

  “怎么,不服?”看着一脸委屈的王召军,师傅问。

  “师傅,这个底座焊道有三十米,我一天就焊完了……”王召军觉得自己的速度是没问题的。

  师傅在他身边坐下说:“你光想着速度快,不想质量问题。作为焊工,焊道就是签名。咱们每一道焊口都要经得起检验。你想想,在学校,焊接练习都是在工位上,焊件都给你摆好了,让你在最舒服的姿势下焊接,最多也就是弯着腰。在现场,你也看到了,咱们得趴着、跪着,适应焊件的角度。姿势不一样,你就拿不出培训时的水平。本事不够,可以再练。态度不认真,是大忌。”

  这一番话,王召军深深地记在心里,从此更加刻苦,只要有机会就给自己加码练习。王召军始终坚信:把简单的动作重复百遍、千遍,才能成就精品。日复一日的苦练,让王召军的焊接误差远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误差值,精细堪比工艺品。他的技艺不断精进,师傅赞许的笑容也一天比一天多。

  二

  王召军很满意自己的成绩,可是师傅总时不时地提醒他:“只有完美的焊道,还不算是一个优秀的焊工。”

  一年秋天,师傅告诉他,石油工程建设系统在广西桂林举办了全国青年焊工选拔赛。“比赛的前三名能晋升工人技师,你能进前三就行了。”

  “师傅,我能拿第一。”王召军觉得师傅对自己期望太低。他看着自己完成的焊道,胸有成竹地说。

  师傅摇摇头,告诫道:“人外有人。不要自视太高。”

  比赛结束,王召军只得了第四名,他郁闷地回到师傅身旁。师傅见徒弟有些泄气,安慰他说:“比赛输了,对你来说也是好事儿。干好焊接,不是光凭着一股子猛劲儿就可以的。你还要不断接触新的工艺理论、学习特殊材料焊接技术,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这次比赛输在哪儿,咱们就补哪儿。在哪儿跌倒,就从哪儿爬起来!”

  师傅的话句句点在心坎上。从此一到休息时,王召军就抱着焊接理论书看。为了学到更专业的知识,他还报考了成人高考的焊接专业,拿到了本科学历。

  三年后,王召军再一次接到全国比赛的通知。这一次的比赛地点还是广西桂林。想到上次桂林选拔赛的失利,王召军深深吸了一口气。但是,这几年的时间,自己从没有放弃过,一直在踏踏实实练技术,认认真真学理论。他想,这一次,一定要证明自己。

  汗水终得回报。王召军在比赛中获得了冠军。同年,他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当祝贺的掌声响起,王召军理解了师傅的话:每一道焊口就是人生的一步路。

  一转眼,到了2011年春天。这一天,王召军还在工地上忙碌,项目经理叫住他,递过来一份文件。王召军看了一眼,上面赫然写着:“嘉克杯”国际焊接技能大赛。

  走上国际赛场,这件事王召军还没想过。但机会到来时,他一点都没犹豫。接下来的日子,王召军除了练,还是练,就连吃饭的时候都要拿着筷子当焊枪比画一下。他知道,只有高度的专注才能达到最好的状态。

  比赛的日子越来越近,领导邀请在这边技术交流的外国专家为训练效果查漏补缺。外国专家仔细查看王召军的焊件,转头问翻译:“这个是谁焊的?”

  得知是眼前这位年轻人的时候,专家握住王召军的手,突然捏了捏他的胳膊。众人一时诧异,不明所以。专家则笑着问翻译:“我想知道,这个胳膊里是不是装了机械?他的焊道像机器操作的一样规整!”

  这一番话,让王召军对未来的比赛信心十足。可很快,比赛组委会就通知参赛选手,比赛内容有更改。之前训练积累的经验一下子作废,此时距离比赛只剩二十天的时间。王召军内心忐忑地回到家。父亲听他说明了比赛的情况,对王召军说:“缓解压力的唯一办法就是解决问题。只要你为自己真正拼搏过、努力过就行。不要害怕规则的变化,要努力为成功想办法。”

  王召军又一头扎进训练场。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9月,当裁判宣布“嘉克杯”国际焊接技能大赛技师组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单项第一名是王召军的时候,眼泪在王召军的眼眶里打转。

  荣誉是对勤奋的嘉奖。载誉归来的王召军被寄予厚望,公司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工作室,为青年焊工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三

  2012年的一天,王召军走进焊接培训教室。角落里一个专注的年轻人吸引了他的注意。他就是出生于1993年的焊工王天明。

  刚拿起焊枪不久的王天明控制不好焊接温度,手法也不熟练,正在发愁。听到有人搭话,他头都没抬一下。

  没想到,来人三言两语,就点破了王天明技术的症结所在。他一个激灵,猛地抬起头,认出眼前这个人正是同行们口中的“焊王”王召军。

  “师傅!”王天明脱口而出。

  这一声“师傅”,还真就让王召军收下了王天明这个徒弟。王召军很喜欢这个年轻人拼搏的劲头,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帮他纠正,一个焊件一个焊件地辅导他训练。白天,王天明跟着师傅认真学习,把师傅纠正过的焊件用手机拍照,晚上睡觉之前一遍一遍地看,反复琢磨哪里焊得不好。他把自己琢磨出来的问题都记在笔记本上,一有时间就向师傅请教。

  这一天休息的时候,王召军看见王天明正在翻看一沓打印的资料。

  “看什么呢?”王召军问道。

  “师傅,那天你讲课的时候提到,摇把焊技术现在会的人还不多,我上网找资料了解了一下。我还想多接触一下特种材料焊接技术,以后能用得上。”看着眼前努力的徒弟,王召军像是看见了当年的自己。

  “师傅,我听说……”王天明停顿了一下,欲言又止。

  “你听说什么?”

  “我听说你当初也是高考没有考好,然后……”

  王召军笑了:“你这个‘也是’很说明问题呀。”

  “你是怎么一步一步走进国际赛场的?我也想像你一样。”王天明鼓足勇气,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个问题嘛……”王召军笑了笑:“人生是一次长跑。你看到的是成绩,但成绩的背后是对日常的敬畏之心,每一天都要把事情做好。焊口是焊点组成的,人生也是一样,你要认认真真走好每一步。”说着,王召军递过去一份文件:“想和我一样,就上赛场试一试。”

  这份文件,正是2013年“嘉克杯”国际焊接技能大赛的通知。

  这份通知一下子点燃了王天明的斗志。他一门心思扑在训练上,白天在工位上苦练技术,晚上回到宿舍补习外语。临近比赛,王天明提前到举办地德国进行适应性训练。他白天把训练中遇到的问题拍下来,晚上回到宿舍,通过网络和身在国内的师傅交流。由于时差,他们的交流总是从夜里12点开始,直到凌晨才结束。尽管备赛很辛苦,但有了师傅的指导,王天明底气十足。

  终于,登上赛场的日子到了。王天明将与来自二十多个国家的近百名顶尖焊工同台竞技。这次比赛和师傅之前参加的不同,采用全开放式赛场,现场允许所有人近距离参观、拍摄。这让王天明有点紧张。他稳住心绪,盯紧自己的焊道,高度的专注让他周围仿佛一下子变得寂静无声。

  比赛结束,王天明觉得周围又恢复了嘈杂。突然,在嘈杂声中,王天明似乎听到了自己的名字,接着他看见周围的目光都投向了自己。当听到钨极氩弧焊第一名得主是自己的时候,他几乎要振臂呐喊!他握紧拳头,向空中挥了挥,他做到了!

  青年焊工王天明,终于和师傅一样,代表中国,站在了国际赛场的领奖台上。

  四

  获奖之后,王天明最想做的,就是像师傅一样,把比赛经验应用到生产中去。

  2014年3月,王天明参与的工程项目进入冲刺阶段,必须在十二个小时之内完成三十八处焊接工作。否则随着气温下降,施工现场的情况会变得更复杂。同时,项目管线错综,地下不断返水,给操作带来额外的困难和危险。王天明带领“青年突击队”充分做好安全保障和前期检测后,拿着气焊枪、焊把轮流施焊。他充分运用参加大赛时总结的对称式焊法、摇把焊等技术,提前三个小时完成攻坚任务。

  几年后,师徒二人又一次在工作中相遇了。王召军带领的“尖刀队”和王天明带领的“青年突击队”向着大兴安岭进发。他们的目标是重要原油管道工程——漠大二线。

  这又是一次攻坚战。

  项目的具体位置是大兴安岭新林段滚兔岭。这里的施工空间小,焊接难度大,是连续坡度最长的一段管道焊接任务,也是施工难度最大的区段。3月的大兴安岭,气温仍然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严寒让机械难以施展,容易拖慢施工进度。而工程要求必须在5月之前完成主体焊接,否则就会错过后续施工的最佳季节,影响投产。

  这样的重点工程,技术参数要求极其严格。更重要的是,这里的管线需要采取下向焊的方式,这要求焊接速度必须快上加快。火车上,师徒二人一夜未眠,争分夺秒地研究在坡度地势下怎样改进焊接方法,压缩施工时间,提高焊接质量。

  尽管提前了解过地形,到了现场师徒二人还是倒吸了一口凉气:施工难度远比想象中更高。山路蜿蜒,他们只能徒步勘察地形。

  王召军其实不是第一次在这个地区参加项目施工。上一次他施工的位置是一处沼泽。虽然当时的严寒也造成了不少麻烦,但和眼下的情况相比,沼泽至少还算是平地。王天明站在师傅身边,看着汽车往山上一台一台拖设备,惊道:“师傅,我看这山坡得有三四十度。”

  “不止。”王召军指着不远处的山坡说:“那边能有六七十度,而且山上全是碎石。这样的情况下,焊接速度和质量都容易出问题。看来咱们预想的还是简单了。明天再早点到现场。”

  第二天,早上5点不到,师徒二人已经站在山坡上开启了设备。设备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山坡上放了一夜,按钮按下去几乎没有任何反应,经过两个小时的预热,才一点点开始启动。

  为了适应山体的坡度,师徒二人只能单膝撑地或者仰面斜躺,进行焊接作业。遇到角度更大的地方,还需要借助板凳、木墩支撑在身体下面。两个人始终保持焊接姿势一动不动,硬是在寒风中累出了满身大汗,尤其双手,一会儿就麻木了。他们搓搓手、跺跺脚,把稳焊枪,又投入紧张的工作中。师徒二人各自施展绝活,仅用十天时间,就完成了该区段两公里多的管道焊接任务。

  当焊光熄灭,王召军和王天明共同在漠大二线上留下了他们的“签名”。

  项目结束了,但师徒二人对技艺的追求还在继续。

  师傅王召军继续大胆创新,发明了五十多项革新成果,其中七项获得国家新型专利。徒弟王天明像师傅当年一样,不断精进,陆续获得了“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又作为黑龙江省第十二届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策划了“龙江工匠”走近青年的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工匠精神传递给更多年轻人。

  版式设计:赵偲汝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