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生态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7月07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三乡分场技术员宋莹莹——

让自己长成对国家有用的参天大树

本报记者 张腾扬 《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07日   第 14 版)

  夏天的塞罕坝地区,一场雷阵雨加冰雹过后,未等放晴,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三乡分场技术员宋莹莹便赶到大田苗圃,查看新培育的一批华北落叶松树苗。

  宋莹莹是塞罕坝本地人,2012年进入塞罕坝机械林场工作,成为第三乡分场生产股的技术员。

  “育苗对造林工作十分重要,一刻不能松懈。”宋莹莹说,工作后,才发现林场工作远不只是“种树”那么简单。“上班第一天就跟着前辈们上山营林作业,喷漆、拉绳、测量、计算,社会学专业毕业的我真的是一脸蒙。学校里也没学过,一开始连卷尺都用不好。”宋莹莹回忆。老技术员们手把手教她树木种类习性、测量计算、育苗的原理技巧等,她也憋着一股劲:“得尽快把本事学好,把工作做好。”

  每年塞罕坝机械林场都组织造林、营林等各方面科研培训项目,宋莹莹经常跟着中科院、北京林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的专家们开展科研实验,不但提升了业务水平,更开拓了视野。“前几年我参加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跟着专家们通过对照实验进行抚育成效监测。”宋莹莹说,项目不仅监测树木长势,还要监测地表植被情况、土壤成分质量等多项数据。通过对照实验,她认识到森林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也深刻体会到无论是灌木还是草本植物,对于涵养土壤、防治病虫害都有积极意义。

  “在林场,有无数机会让人学习、锻炼,每一次都有很多收获。”宋莹莹说,“我刚工作时种下的树,已经比我都高得多了。我要努力呵护好这片林子,也让自己长成对国家有用的参天大树。”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