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科技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6月2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用数字技术赋能生态环境保护(创新谈)

谷业凯 《 人民日报 》( 2022年06月27日   第 19 版)

  用好数字技术,不仅能够精准识别、及时追踪新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为科学保护、系统治理提供支撑,也能够推动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为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新的方法

  

  困扰长江江豚保护多年的老问题,如今正通过新技术得到解决:在湖北石首的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从水温、水压、溶氧率,到江豚的进食量、粪便形态、皮肤光泽等,相关数据不再需要巡护员人工记录在本子上,而是利用数字技术采集、汇总到智慧生态保护系统的“数据池”内,在智慧大屏上一一呈现。

  数字技术不仅提高了天鹅洲保护区巡护员的工作效率,也使保护区多年来积累的保护、监测数据得到了有效利用,使长江江豚保护成功迈入智能化时代,展现出数字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巨大潜力。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各行业加速融合,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底座”。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来说,用好数字技术,不仅能够精准识别、及时追踪新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为科学保护、系统治理提供支撑,也能够推动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为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新的方法。

  经过相关科技企业和环保部门的联手努力,近年来数字技术加快赋能生态环境保护。在贵州,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监管平台借助“互联网+遥感”技术,实时监测全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情况;在浙江桐乡,数字化监管系统,变“人工管”为“数字管”,成为环境决策部署的“大脑”;华为、联想、浪潮等高科技企业积极探索数字化生态保护,为保护大熊猫、江豚、亚洲象等珍稀动物提供了利器。

  当然也要看到,数字技术助力生态环境保护的潜力还有待大力挖掘。比如,空气、水、土壤等方面的生态环境数据连续采集、实时监测,还亟须强化,监测数据的深度应用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数据烟囱”、信息孤岛等在不同地域、流域普遍存在,数据量大、信息独立、上下游难协同等治理难点限制着公共数据的价值释放;数字技术与卫星遥感等其他技术结合还不够,“空天地”一体化的动态监测与调控尚未实现。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管理信息化体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生态环境保护中要继续用好数字技术,找准数字技术赋能生态环境保护的契合点与着力点,推动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拓宽应用场景,在实践中将数字技术的作用切实发挥出来。

  从人工处置到智能监测,从被动“应答”到主动预警,数字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效能正在彰显。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创新探索中,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效能,实现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将不断绘就美丽中国的新图景,让绿色这一新时代中国的鲜明底色更浓、更亮。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