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党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6月21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安徽推动廉洁文化建设实起来、强起来——

用活文化资源 推动崇德尚廉(深度关注·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在基层④)

本报记者 游 仪 《 人民日报 》( 2022年06月21日   第 19 版)

  在安徽六安红廉文化示范点感悟理想信念的意义,到宣城家训馆感受家训家风的内涵,去合肥包公祠体会清廉公正文化的底蕴……近年来,安徽省用好用活文化资源,以文化人、以文养廉,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实起来、强起来,以廉洁文化涵养政治生态,让崇德尚廉成为社会风尚。

  用足红色资源

  传承红色基因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铁血树丰碑,红廉铸军魂’板块……第一篇章,革命理想高于天……”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新四军第四支队驻舒司令部旧址纪念馆内,面对前来参观的党员、干部,讲解员霍玉婷将红廉故事娓娓道来。

  纪念馆今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是首个“清风廉语六安红”红廉文化示范点。开馆一个多月,已经接待了2000多人次学习参观。

  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六安正在着手建设红廉文化示范点,深入挖掘革命先烈的廉洁故事、开国将军的红色家风,突出当地红色文化中的廉洁元素——舒城县有“铁血丰碑 红廉铸魂”革命旧址专区,金寨县有许多老将军的家风故事,裕安区则以苏家埠战役为背景讲述先烈好作风——3处红廉文化示范点各具特点,相互辉映。

  当地还利用红色资源开辟红廉课堂,组织党员、干部前往独山革命旧址群、六霍起义纪念塔、六安市红廉文化示范点进行现场教学;组织重走红军路红廉教育480余次;邀请文史专家、党校教授、红军后代等上台授课进行专题教学,讲好身边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洪学智将军的‘一床毛巾被盖了三代人’、徐立清将军的‘三不准’‘五过关’、梅少卿将军的‘约法三章’都引人深思……我们要自觉守纪律、讲规矩,把革命先辈的优良作风传承下来。”当地一名青年干部在日记中写道。

  用活历史资源

  尚廉深入人心

  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眉山市考察了解三苏生平、主要文学成就和家训家风,以及三苏祠历史沿革、东坡文化研究传承等时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能封闭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国的东西为圭臬。

  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精华的源头活水,滋养着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气质,润泽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品德修养。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自身党性修养,是当代党员、干部的必修课。

  一手执笏,一手握笔,神情威严,走进位于安徽合肥包公园中的包公祠,正殿端坐的包公塑像映入眼帘。“节亮风清”的横匾,清澈幽深的“廉泉”井,莲叶田田的无丝(私)藕……包公园内廉洁文化元素处处可见。

  出生于合肥的宋代名臣包拯被民间誉为“包青天”,以清廉而闻名。为增强廉洁文化的影响力、感染力和渗透力,合肥市纪委监委围绕包公廉洁事迹,创造性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廉洁文化阵地。

  作为首批全国廉政教育基地之一,包公园也成为党员、干部接受廉洁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每年约110万人次前来参观学习。

  “‘不爱乌纱只爱民’,包公的事迹带给我们很多启示。青年干部必须秉持一心为民的公心,知敬畏、守底线、办实事。”合肥市长丰县委组织部干部李月感慨道。

  曲唱廉洁歌,艺说时代风。近日,第七届“包公杯”评选工作正紧张地进行。2009年,合肥市纪委与中国曲协共同创办了“包公杯”全国反腐倡廉曲艺作品征集展演活动,公开征集反腐倡廉曲艺作品,探索以曲艺艺术传播廉洁文化的新路子。

  从评书相声到快书快板,从鼓曲民谣到曲艺小品……截至目前,“包公杯”已举办6届,累计征集作品6187篇(件),涵盖80多个曲种。围绕廉洁文化,结合现实题材,“包公杯”创作推出了一批反腐倡廉曲艺精品,这些作品被搬上舞台,走向大众,推动廉洁文化深入人心。

  廉洁文化在合肥还走进大街小巷,走到群众身边。来到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的包公园站,卡通形象的“小包公”化身廉洁宣传员,用合肥话为乘客宣讲廉洁文化;浮雕壁画刻有包公故事,展现他刚正不阿的品格;灯箱、墙贴上的警示标语,提醒年轻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用好家训资源

  涵养清正家风

  夏日暖风,万物并秀。

  “十户之村,不废诵读”“邦无尤民,民无尤行,刑法设而不犯,风俗美而不流”……安徽宣城家训馆里,一名家长正将墙上的家训念给孩子听。“家训中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价值。”这名家长说。

  优秀的家训家风,蕴含着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道理。为涵养良好政治生态,营造清廉氛围,宣城深挖徽风古韵中遗存的优秀家训家风,打造了全省首个传承和弘扬优秀家训的市级主题展馆——宣城家训馆,让家训走出宗祠,走进展馆,走入人心。

  走进家训馆,记者看到既有家训原文、解读,又有传承介绍、讲述。宣州梅氏、郎溪岑氏、广德陈氏,宁国官氏、绩溪章氏……家训馆内汇集了当地20多部经典家训,以故事的形式诠释家族厚文重教、奋发有为的内涵,以鲜活的人物讲述励志勉学、修身齐家的道理,图文并茂充分展示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文明新风。

  前不久,宣城市绩溪县瀛洲镇专职纪检监察员叶磊接到新任务——在瀛洲镇瀛洲村章氏宗祠里讲解家训家风。

  “章氏宗祠堂名‘清忠’,意在要求后人清清白白做人、忠心耿耿为国。职思堂里‘职所当为必竭其力,思不出位无贰尔心’的警语发人深省。”叶磊说,近距离感受传统家训家风的魅力,每讲解一遍,他都会对廉洁文化有更深的认识。

  绩溪县依托家训资源,建成了家风家训传承教育基地、家风家训文化绿道等阵地,还借助数字化手段,建成了绩溪章氏家训实景3D馆。

  为让党员、干部修好家风建设这门课,绩溪县纪委监委组织开展“优秀家训涵养三清政治、巾帼助廉引领清廉家风”主题教育,征集当下的优秀家训家风;宣城市纪委监委每年联合市妇联等部门举办系列家庭助廉活动,通过发放家庭助廉倡议书,宣讲廉洁家风故事,赠送党员、干部家风建设读本等形式,为大家送去阵阵廉洁清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宣城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我们通过推动党员、干部对家训家风的重视,努力使廉洁教育融入党员、干部日常家庭生活,筑牢家庭廉洁防线,以纯正家风涵养清朗党风政风社风。”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