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化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6月17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薪火相传 描绘时代气象(新语·让好声音成为最强音)

王慎十 《 人民日报 》( 2022年06月17日   第 12 版)

  8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回答了文艺工作者从思想观念到创作实践所遇到的各种理论难题,为中国革命文艺指明正确方向,中国新文艺事业发展道路有了前行明灯。他鲜明地提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回顾历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每一步创新发展,都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文艺事业的繁荣进步。文艺为人民,是一条从延安出发贯穿新中国文艺史的精神脉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创造,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鲁迅美术学院的前身是1938年建于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从延河水畔到白山黑土,我们始终高擎中国新文艺大旗,薪火相传,弦歌不辍。在延安时期,鲁艺努力践行为工农兵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艺方向,“走出小鲁艺,到大鲁艺去”,创作出《马本斋将军的母亲》《改造二流子》等一批以木刻、年画、连环画等为代表的优秀艺术作品,用艺术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民族而生,为时代而强。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相继创作出关东画派开山之作《八女投江》等一大批精品力作,用艺术的方式表现中华民族奋斗不止的精神风貌。进入新时代,鲁迅美术学院在国庆70周年、建党百年、抗击疫情、脱贫攻坚等一系列重大主题的美术创作中,用丹青形象描绘中华民族新史诗,出作品、出人才、攀高峰,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致敬——最美逆行者》等8件作品入选了“不忘初心  继续前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同时完成了《追梦》大型雕塑创作的任务,发挥了美术创作主力军的作用;回应时代关切、服务社会需求,《冰雪冬奥美丽京张》等两套作品入选北京冬奥会官方宣传海报;完成延安文艺纪念馆等一大批红色主题纪念馆的展陈设计……

  不久前,鲁迅美术学院举办了以“艺术为人民”为主题的美术创作精品展和设计服务社会作品展两大线上特展,吸引不少观众。两个展览通过347件作品,较为全面地展示了鲁美传承鲁艺精神,践行为人民创作艺术精品的理念。新时代绘就新画卷。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以人民为中心”,我们将努力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作者为鲁迅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本报记者辛阳整理)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