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化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6月15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10年来,我国培养60多万名博士、650多万名硕士

向研究生教育强国稳步迈进

本报记者 吴 月 《 人民日报 》( 2022年06月15日   第 12 版)

  6月14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成效。记者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持续完善,全国800多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输送了60多万名博士和650多万名硕士,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10年来,教育部先后实施两轮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我国加快建成研究生教育大国,整体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向研究生教育强国稳步迈进。”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表示。

  结构类型更加优化。10年来,中国特色学科专业体系更加完善,新增网络空间安全、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国家安全学、中医等一批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工程专业学位类别由1个调整为8个,形成了涵盖14个学科门类、113个一级学科、47个专业学位类别的学科专业目录,覆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同时,分类培养体系更加健全,在稳步发展学术学位的同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硕士专业学位授予人数占比从2012年的35%增至2021年的58%,博士专业学位授予人数占比从5.8%增至9%。

  培养改革全面深化。在研究生培养中,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模式更加成熟,高校与科研院所、高水平企业联合培养的格局逐步形成,认定建设108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探索农业硕士“科技小院”育人模式,带动全国高校建设科技小院300多家。研究生导师发展体系不断完善,导师队伍由2012年的29.8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55.7万人,结构优化、质量提升。

  科研贡献更加突出。据介绍,近年来新增院士和国家科技三大奖第一完成人中,我国自主培养的博士均占2/3左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成员中,超过50%为在读研究生、超过30%为在读博士生。“‘嫦娥’飞天、‘蛟龙’入海、高铁飞驰、航母入列,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的背后,我国自主培养的研究生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说。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