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6月15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孙万仓:让辽阔大地盛开更多油菜花(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本报记者 王锦涛 《 人民日报 》( 2022年06月15日   第 06 版)

  孙万仓在油菜地里做研究。
  李学才摄

  孙万仓(中)带领学生做实验。
  本报记者 王锦涛摄

  人物名片

  孙万仓:生于1957年,甘肃会宁人,甘肃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特色作物产业体系首席专家,农业农村部油菜生物学与遗传育种三熟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先后获2020年度甘肃省科技功臣奖、2021年甘肃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和奖励;自1982年参加工作以来,育成并大面积推广应用陇油系列冬春油菜品种20个,获国家发明专利15项,制定行业技术标准2项。

  

  走进孙万仓的办公室,满地堆着油菜株,花盆里开的是油菜花,墙根儿摞着的样本盒里装的是油菜籽,“怎么样?我这块油菜地,还不错吧?”孙万仓笑着对记者说。

  已过花甲之年的孙万仓,从事油菜研究40年,成功培育出能抵抗零下30摄氏度严寒的冬油菜品种,解决了我国北方冬油菜越冬问题,使我国冬油菜种植区向北跨越13个纬度。

  “农业科研周期长,培育一个新品种并非朝夕能成”

  办公电脑和厚厚的资料旁,放着一个老旧的罐头瓶,“这是我的水杯。”孙万仓说,忘了是哪一年,在地头观测油菜时,吃完罐头没舍得扔。

  孙万仓生于自然条件艰苦的甘肃会宁县,小时候家里穷,顿顿杂粮饭,不见丁点油花。“一年到头只有几斤清油。”孙万仓说,当时的愿望是吃油不愁,没想到,这竟真成了他一生的目标和事业……

  1977年,恢复高考第一年,孙万仓考取甘肃农业大学,就读农学专业。毕业后,他就一头扎进油菜研究中……

  “白菜型油菜是起源于我国的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有6000多年的栽培史。”孙万仓说,由于改良工作滞后,农艺性状与抗病性等不能适应生产需要。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甘肃种植的油菜品种多是老品种,虽然早熟、抗旱,但产量低、品质差、含油率低。“亩产最高也突破不了300斤,几乎没有含油率高于40%的品种。”孙万仓带领团队瞄准“提质增效”,引进国外优质油菜种质展开研究。

  “农业科研周期长,培育一个新品种并非朝夕能成。”孙万仓说,每到花期,清晨6点半起床,简单洗漱后直奔试验地,选亲本、取花粉,安排好工作后回家安顿女儿穿衣、吃饭、上学,然后赶到试验地继续工作;中午下班后,赶忙回家给女儿做午饭,女儿上学后他再返回试验地,晚上接着查找资料……

  日复日、年又年,孙万仓团队通过杂交等途径,育成我国北方首个低芥酸、高油分甘蓝型春油菜新品种——“陇油1号”。

  “这个品种芥酸仅为0.4%,含油率却高达46.5%。”孙万仓说,不仅营养价值优于当时的主栽品种,而且出油率也高出好几个百分点。此后,孙万仓又主持育成双低甘蓝型春油菜品种“陇油2号”等多个优质品种,含油量、产量、油的品质等不断突破,“油菜成为甘肃省第一大油料作物。”孙万仓说。

  “让北方旱寒区不能种植冬油菜成了历史”

  在我国,油菜种植大致以北纬35度为界,分为春油菜和冬油菜两大区域。以往界线以北,天气寒冷,油菜过不了冬,几乎全都种植春油菜。

  1996年4月,孙万仓赴河西走廊调查研究,看着祁连山下绿油油的冬小麦,他萌生了研究冬油菜的想法,“小麦能在此越冬,油菜为什么就不行?”孙万仓想:倘若解决了油菜的抗寒问题,将冬季闲置的土地资源利用起来,就能增加油料作物产量。

  可是,如何让冬油菜跨越北纬35度线呢?

  “无经验、无资料、无种质。”孙万仓回忆:那时候,北方冬油菜抗寒研究几乎无人涉足,抗寒性状的鉴定及遗传机制等研究均为空白……

  从零做起!孙万仓把从不同地区征集的种质材料在新疆、东北和甘肃河西走廊等地进行抗寒鉴定分析,将上千个群体、数万个个体进行比较和研究分析。从华北平原、东北黑土地到新疆阿勒泰,都留下了孙万仓调研冬油菜形态、性状的身影……经过10多年努力,他终于探明了抗寒的主要植物学性状,并建立了相应的抗寒性评价方法分级指标。

  “基础理论搞清楚后,就要解决更关键的问题——抗寒种质的培育。”孙万仓介绍,他利用了轮回选择、远缘杂交、感温性选择等多种方法进行抗寒种质的创制、筛选,提出“高温鉴定低温选择”的抗寒种质创制思路与方法,一遍遍、一代代“淘金”,育成了一大批强冬性抗寒种质,“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拥有抗寒种质2万份,是国内最大的强冬性抗寒冬油菜种质库之一。”

  抗寒种质问题解决后,育种效率也显著提高。2007年,孙万仓育成“陇油6号”,在零下30摄氏度的极端低温下,越冬率也稳定在85%以上,成为当时我国唯一能在甘肃河西走廊、新疆等地越冬的冬油菜品种。这一成果,成功地让我国冬油菜种植范围向北跨越13个纬度,从北纬35度左右地区延伸至北纬48度的新疆阿勒泰等地,“我可以很自信地说,让北方旱寒区不能种植冬油菜成了历史。”孙万仓说,这些品种亩产400多斤,较当地胡麻、白菜型春油菜等传统油料作物增产30%以上。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落实‘藏粮于技’,关键在于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孙万仓办公室窗台上摆着一排花盆,种的是不同品种的油菜,有的花期正盛,有的角果已长成……

  不外出、没课时,孙万仓会一边观测这些油菜的株高、根长、角果等特征,一边认真做记录,还会随手摘下成熟的角果,品尝油菜籽,“品质是评价品种的重要指标。”孙万仓说,以前由于缺乏速测仪器,感官品尝是我们常用的品质鉴定手段之一。“比如这个材料,属于味道发苦的品系,榨油后的油渣就不宜用作饲料。”孙万仓说,如今,实验室仪器齐备,土办法不再用,但他还是会习惯性地尝品质。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落实‘藏粮于技’,关键在于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孙万仓说。

  今年初,会宁县、通渭县等地降温早,冻害较往年早半个月。当地海拔2000米的山区,正推广试种孙万仓的一批新油菜品种;顾不得许多,孙万仓以最快的速度赶往200多公里外的油菜地,“雪有5厘米厚,但油菜没有丝毫受冻迹象。”孙万仓悬着的心落了下来……

  “如今,冬油菜抗寒性改良得到突破,接下来,还要跟进提升品质、革新种植模式,推进粮油协同增产。”孙万仓说,冬油菜推广过程中,面临着传统理念等方面的挑战。比如,在传统的春播油料作物区,有传统的作物结构、食油习惯与种植制度,要打破这个传统、重建种植制度十分不易。“农业科学研究没有捷径,只有不断打破常规,才能不负韶华。”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孙万仓说,北方有大面积的冬闲田,可发展冬油菜种植,不但能提高食用油自给率,也能够把北方一年一熟的种植模式,逐渐变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使北方冬季闲置的耕地为粮油生产发挥更大作用,让老百姓的油瓶子里多装中国油。”

  如今,孙万仓已育成并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冬春油菜品种达20余个,抗寒性、适应性和丰产性一代强过一代。

  钻研油菜四十载,惠及万家粮油仓。“我的幸福感来自每一株长成的冬油菜,我希望让辽阔大地长出更多油菜花。”孙万仓看着窗台上的油菜花说。

  

  记者手记

  朝着目标持之以恒地付出

  在孙万仓当初准备投身北方冬油菜研究时,这一领域几乎无人问津。关注的人少,就意味着没有足够资源,诚如他自己所说,“无经验、无资料、无种质”。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于“三无”条件下起步,从零基础开始研究,孙万仓在攻克一个又一个科学难题中埋头苦干,最终培育出在极端低温下也能成功越冬的冬油菜品种,让冬油菜种植区域向北跨越13个纬度,结束了北方旱寒区不能种植冬油菜的历史。

  唯有不忘初心,才会朝着目标持之以恒地付出。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紧密相连,条件很艰苦、科研周期长,培育一个新品种,往往需要科研人员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劳付出。这背后的寂寞与艰辛,没有热爱,怕是真难坚持。“我的幸福感来自每一株长成的冬油菜。”钻研四十载,育成20个新品种,孙万仓做了一件自己热爱并想做的事:“把论文写在油菜地上。”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