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6月13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先进农机助力种业发展(微观)

——让农业更有奔头③

王锦涛 《 人民日报 》( 2022年06月13日   第 05 版)

  “去雄率达到95%!”在我国杂交玉米种子主产区甘肃省,一款自主研发的制种玉米去雄机以出色表现赢得农户和企业的好评。所谓去雄,是将玉米的雄花去掉,促进雌穗生长和玉米籽粒发育。作为玉米制种的关键一步,去雄关乎种子优劣,关乎粮食收成,是广大农户的关心事。

  张掖市一家种业公司负责人告诉笔者,在去雄机研发出来之前,去雄主要依靠人工作业,需要在1周内完成,工作强度大、成本高、效率低。而进口去雄机不仅价格高昂,还受限于株距、株高等因素,用起来不方便。近年来,甘肃将解决玉米制种行业突出问题作为主攻方向,经过多年的试验与改进,终于研发出适宜当地推广的自走式玉米去雄机,极大提高了制种行业的机械化水平,助力玉米种业做大做强。

  一粒种子,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也连着群众幸福生活。地处河西走廊的张掖市,是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十三五”时期年均产种量达4.2亿公斤,对确保用种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经过多年发展,玉米制种业成为当地致富增收的金色产业。下一步,如何更好利用优良品种、提高玉米单产,怎样破解去雄关键时期“一工难求”问题,提升农户种植收益?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还要在地里找答案,向科技要答案,推动传统种业向现代种业转变。

  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必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以科技赋能玉米种业,要瞄准特色品种,提升关键育种技术和种质资源研究;要优化栽培技术,推进玉米制种全程机械化,尤其要研发推广适应当地环境、种植习惯的农机。近年来,制种玉米去雄机、复式精量播种机、北斗导航直线辅助驾驶系统等新机具、新技术在张掖不断推广,生产效益大大提升。当地有粮农算过账,制种玉米从播种到收获都采用机械化作业,亩均成本可降低500多元,为农户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可以说,为种业插上科技翅膀,让“好种子”结出“好果子”,农业才更有盼头,粮农才更有奔头。

  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要充满信心,也要保持耐心。时下,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1%,科技创新为种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要看到,种子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一日可成,关键技术突破不可能一蹴而就。一粒“金种子”背后,往往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攻关与钻研。以制种玉米去雄机为例,研发企业开展实地试验,一年只能做一次。多年磨一剑,在技术上精益求精,才能研发出先进、适用的农机。

  从土地流转托管,到开展技术培训,再到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先进农机装备还要写好推广应用的“下半篇文章”。这也启示我们,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需要打通科研、生产、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需要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种业企业凝聚合力。更好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凝心聚力写好种业大文章,我们一定能培育出更多“金种子”,为种业装上“中国芯”。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