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赵国忠:1950年生,河北石家庄人,棉花育种专家。他在近半世纪的育种生涯里,先后培育出21个棉花新品种,包括6个国家级品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次、技术发明三等奖1次,省部级科技进步、技术发明特等奖、一等奖8次。棉花是喜光作物,为了加快研究进程,几十年来,赵国忠习惯于把自己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每年都在河北、海南等地奔波……
“刚从事棉花育种工作的时候,我时常问自己一个问题:十年、二十年甚至更多年后,我还能保持最初的这份热情吗?”
春夏之交,在海南三亚市南滨农场石家庄市农科院棉花基地,极目远眺,星星点点的雪白棉桃点缀着广袤绿野……在这片土地上,赵国忠已经坚持南繁育种45年。
“做科研要有一颗像棉絮一样纯粹的心”
“今天听广播,得知‘冀棉8号’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得奖固然让人高兴,但还要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很多地区仍靠引进种子发展生产,当下重要的是育出更多我们自己的优质种子。还需要注意,不能稍有成绩就骄傲自满,做科研要有一颗像棉絮一样纯粹的心。”
——摘自赵国忠1987年7月11日日记
1973年从河北石家庄地区农业技术学校毕业后,赵国忠被分配到石家庄地区农科所(现石家庄市农科院)从事棉花育种工作。
当时,燕赵大地虽盛产棉花,但没有自己的当家品种,产量长期不稳定,平均亩产皮棉只有27公斤。纤维品质也不高,不符合纺织企业加工要求。
“培育出自己的优质品种,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加倍努力。”中专毕业的赵国忠常感觉力不从心,但他认准的事,就一心要干好。于是,赵国忠开始恶补棉花育种知识。冬天屋里冷,就在楼道里的炉子上烧块砖,放到身边取暖读书。他还利用冬闲跑了大半个中国,向老前辈和同行求教。没有育种材料怎么办?业内的各大院校、科研单位一个个地跑,收集到300多份基础材料。
“科研不能着急,又不能不急。”40亩试验田里种下16万株棉花,他每天蹲在地里观察、选择、挂牌、记录,从中选出最优单株。和棉花朝夕相处,种质资源圃里的上千个品种的年份、生长期产量表现、抗病虫害能力、株型开张度等情况,他逐渐了然于胸。
1983年,赵国忠团队培育出“冀棉8号”,1984年在河北正式推广后,平均亩产超过90公斤;上世纪90年代,他又与中科院遗传所合作培育出具有我国独立知识产权的第一个种间三元杂交新品种“石远321”,曾创下252.7公斤的世界棉花单产最高纪录。
后来,有人建议他做行政管理工作,被他婉言谢绝:“我的长项就是棉花育种,在基层做育种工作,心里很踏实。”
“育种人应像优质棉种一样,适应性强、抗逆性强”
“今天背着棉种往火车站赶,来得晚没买到车票,把水泥板当床,半袋棉籽当枕头,在火车站广场睡下。夜里却被巡逻的警察叫醒,想必是我邋遢的样子给别人带来了误解。这段时间的奔波让我感到有些疲劳,工作上也遇到困难,但要想培育出良种,育种人应像优质棉种一样,适应性强、抗逆性强。”
——摘自赵国忠1990年9月28日日记
“上衣皱巴,一鞋泥巴;凌乱头发,像团棉花。”这是当时同事们对赵国忠的评价。如今他依然衣着朴素,他说,这是老南繁人的传统。
“南繁”一词,意指利用我国南部亚热带或热带的光热条件,进行种质资源加代繁殖和选育。棉花是喜光作物,为了加快研究进程,从1977年开始,赵国忠每年9月都来到三亚加代育种,开启了自己近半世纪的“南繁候鸟”生涯。
40多年前,石家庄到海南的交通极为不便。“坐火车、坐轮渡、坐汽车,赶路就要花半个月。”赵国忠说,在三亚南滨农场,科研人员住的是四面透风的茅草房,睡的是椰子树枝搭的床。蚊帐上挂着盆接雨水,蚊帐下撒硫黄防蛇。居住地离试验田远,中午就在田里啃凉馒头就咸菜。经费紧张,没钱请工人,所有农活都自己干,身上被棉花壳划出一道道血痕,冲凉时犹如往伤口上撒盐……
“尽管条件艰苦,但我一直庆幸能够加入南繁的队伍中。”赵国忠说,一方面,加代育种为科研节省了大量时间;另一方面,南繁基地聚集了一批优秀的科研工作者,通力合作,让他有了更广阔的施展空间。
90年代,华北地区棉铃虫大暴发,棉田收成大幅下滑。1998年,赵国忠与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承担了列入国家“863计划”的双价抗虫棉研究课题。
导入抗虫基因后,仍能保持其他优良性状的种子万里挑一,其间赵国忠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总勉励自己:“育种亦如育人,不经历些磨砺,是没法成才的。”1999年9月,赵国忠和团队成员满怀希望地将导入抗虫基因的397粒种子种在了三亚的南滨农场。最终成功选育出了双价转基因抗虫棉“SGK321”,成为首例拥有我国独立知识产权、世界上首例双价转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免疫”的“SGK321”,单株结铃最多达594个,一般亩产皮棉100公斤以上,为棉花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我对自己有信心,对这份事业更有信心”
“最近全国各地几个基地来回跑,高血压的症状越来越明显了。前些日子在地里观察样本,抬头低头间,忽然觉得手麻,险些晕倒,幸好身旁有同事在。经过十几天的输液,恢复了很多。我想还是要爱惜身体的,身体健康,才能继续在棉花事业中发光发热。”
——摘自赵国忠2021年2月4日日记
在位于三亚的国家南繁科研中心南滨农场,赵国忠办公室外的一辆老式电动三轮车格外显眼……“我刚参加工作时,河北省正定县南早现村试验基地距离农科所15公里,那时天天泡在试验田里,寒来暑往不知道骑坏了多少条轮胎。”赵国忠说,现在蹬不动自行车了,每天就骑着这辆电动车到田里,看看棉花的长势。
“眼前这一批,培育的是茎秆距离地面20厘米左右的紧密型植株,适合大机械收割,能进一步提升收割效率。”赵国忠指向远处试验田说,虽然我国棉花育种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但每年还需要进口棉花200万吨左右。
2010年,赵国忠从石家庄市农科院棉花室主任岗位上退休,不再主持育种试验。虽然退到了“幕后”,但十几年来他早已习惯于把自己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每年仍在河北、海南等地奔波。
退休后的时间里,他参与培育的“石抗126”综合性状依然排名全国第一,在国家级区域试验中表现突出,后来又作为黄河流域对照品种和机采棉对照品种。“石早1号”到现在还作为河北晚春播棉花的对照品种,而且最近又选育了几个新品种通过审定。国内很多棉花科研机构用他培育的棉种作亲本,育成新品种,他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
“现在的南繁不再‘难烦’,科研和生活环境大大改善。我对自己有信心,对这份事业更有信心。别看我现在已是70多岁的人了,但我还想继续干下去……”赵国忠脸上露出期待的笑意。
责任与热爱让梦想开花(记者手记)
赵国忠出身农民家庭,从小的经历,让他从进行棉花育种工作的第一天起,心里就埋下了一颗“让老乡们穿暖”的种子。近50载育种生涯,梦想正在开花结果……
如今年逾古稀,他仍坚持全年在各地奔走;坚守田间地头,顶着风吹日晒,为育良种,坚持不懈。选育良种犹如一场马拉松,为一颗种子等上十几年也是常有,支撑他的,是对这份事业的责任与热爱。赵国忠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他说,自己一生没有别的梦想,就想把所有的时间投入到棉花良种培育中去,如果能使棉农多方面受益,有利于国家棉花产业发展,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高兴。
这,便是千万育种人的缩影,他们默默奉献,辛勤耕耘,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本版制图:张芳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