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经济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6月08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陕西安康汉滨区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通供应链、完善利益链

挖掘链条潜力 提升产业优势

本报记者 龚仕建 《 人民日报 》( 2022年06月08日   第 08 版)

  最近,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的山林坡地上一派繁忙景象。14.9万亩林下富硒魔芋种植基地里,农民正忙着施肥、浇灌。与此同时,在汉滨区五里工业集中区,巴山佳芋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正在赶制魔芋饮品的订单。原本一斤只卖三四元的鲜魔芋,通过深加工后每斤产值可达100多元。

  “去年我们实现销售额1.2亿元,今年计划突破1.8亿元。”公司负责人黎阳贵说。通过提升价值链,魔芋这种原本不起眼的“土疙瘩”,变成了助农增收致富的一大来源。2021年,汉滨区魔芋产业实现产值13.2亿元,户均增收1800元。

  近年来,汉滨区从“链”上发力,选择富硒食品、新型材料、纺织服装等基础好、潜力大的产业,按照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推动、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的思路,通过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通供应链、完善利益链,“四链融合”促进产业发展。

  “目前订单已经排到几个月后。”安康新乐祥纺织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顾芝红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此前有的企业因物流不畅,虽然不缺订单,但缺原材料。自己的企业之所以能够快速复工达产,是因为80%的终端一级产业链可以实现本地配套。

  延链补链,畅通循环,企业生产才能稳得住、活起来。为此,汉滨区在与外地大型商家签订销售协议的同时,把190余家本地农业公司、农业园区、合作社整合起来,建成社会化服务、优质产品流通服务、电子商务服务三大平台,形成订单化生产、批量化供应的产业供应链体系。

  为让当地农户分享更多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增值收益,汉滨区鼓励农户以技术等要素入股龙头企业,形成产权联合的利益共同体,获得收益分红。通过不断延长工业产业链,建设种植养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第三产业,3.28万户农户由此嵌入了特色产业链。

  从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到完善利益链,汉滨区不断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1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3.9%,其中富硒食品增长14.5%、新型材料增长16.6%、纺织服装增长25.6%。

  “经济发展靠产业,产业优势靠链条。要想以高质量产业建设保障高水平产业发展,还得做足‘链’上文章,锻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汉滨区委书记范传斌说。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