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趁着“五一”小长假,一大早,我和县委组织部的同志前往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白泥镇满溪村罗家坡,去采访一位农村老党员——周修平。
汽车疾驰在水泥路上。车窗外,重峦叠嶂,翠绿葱茏,到处一片生机勃勃。山风吹来,温柔地拍打在脸上,伴随着一阵阵泥土的芬芳,让人心旷神怡。
觅着橘花的香气,汽车驶进罗家坡。
位于满溪河畔南岸的罗家坡,空气清新,山明水净。通达田间地头的一条条水泥乡村公路,连接着家家户户。
此刻,周修平不在家,正在后山橘园里上课。
上课?我有些不解。
同行的县委组织部同志告诉我:“周修平是省劳模,县里的科技特派员、农业专家,周边县市经常有人前来向他学技术、讨经验……”他介绍,周修平还被原农业部、科技部、中国科协等单位授予“学科学、用科学标兵”“星火科技致富能人”“农村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没想到,一名普通的农村党员、村党支部书记,竟然有这么多荣誉!
罗家坡几百亩连片的橘园早已成林,郁郁葱葱。橘林中到处可见村民忙碌的身影。我们从橘林中一条小道穿过,来到半山腰,回头俯瞰,只见村寨里一栋栋青瓦白墙的民居被青山环抱、被橘树掩映着。
“看,老支书在那里!”顺着村民手指的方向,我看到橘林不远处,几个年轻人正围着一位老人在认真地听讲。
为了不打断老支书,我们悄悄地走上前去。
“橘树开花后,两个星期除了要施一次农家肥外,还要疏花、疏果……”老人一边讲解,一边给年轻人做示范。
个头不高的老支书精神矍铄。雾珠附在他满头的白发上,在晨曦照耀下微微闪着光。他的额头上浸出细细的汗珠,还没顾得上擦拭。
老支书忙完,便带领我们来到罗家坡最高处。眼前,满眼的新绿释放着盎然生机。“你看,那些是松树、柏香树、枫香树……如今早就成林了。”他指着连绵的群山自豪地说:“不光是罗家坡这片,整个满溪村一共有几千亩!年年栽树,代代造林。如今,森林覆盖率达98%,树有了,水就有了,鸟儿飞回来了,野兔、山羊也都跟着来了……”
一辈子扎根罗家坡的周修平,给我们说起那些年带领村民植树造林、脱贫致富的故事。
二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罗家坡。年纪轻轻的周修平,担任罗家坡生产队队长。
那时的罗家坡,贫穷、交通不便。山上的树被砍光,到处光秃秃的,一片荒凉。
周修平盼望着乡亲们能过上好日子,可摆在眼前的困境却让他一筹莫展。还是病榻上的老父亲点醒了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想致富,还得先栽树!”
“对呀,栽树!首先得让罗家坡这光秃秃的山坡上长满绿树。”周修平开始着手计划植树造林。然而,当他召集村民开会时,大家却议论纷纷:“栽树?什么时候才长大成林哟?”“怕是树还没长大,就叫牛羊给啃光啰。”周修平有些着急:“罗家坡是松沙地,一下大雨,到处都在坍塌,说不定哪天寨子就被后山的沙土掩埋了。种树才能保护寨子……”生产队德高望重的老队长也发话了,支持种树。
种树的事情终于定下来了。周修平一边想办法筹集资金,一边去县里联系树苗。县林业部门送来了2万多棵树苗,之后又分批送来很多。村民们种树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家家老少全体出动种树。树苗栽下了,为了能尽快让树苗成长起来,周修平带着村民们一起制定了“村规民约”,禁止砍伐树木,牛羊一律不准进林。
几年过后,罗家坡光秃秃的山终于开始变绿了。这时候,周修平又陷入了思考:村子的产业该如何调整呢?
三
周修平听说周边两个县的烤烟、药丝瓜种植很成功,便兴致勃勃带领村民尝试。可是,因为没有技术和经验,一年下来,村民没得到什么收益,大家心里有些泄气。
“那后来怎么想到要种植红金橘呢?”我问道。
“罗家坡海拔只有600多米,松沙地,透气性好,适合种植柑橘。我小时候,这后山就有很多橘子树。后来由于乱砍滥伐,那些橘子树也没了,所幸的是田边土坎上留下来一些零星橘子树。”周修平说。
周修平意识到种植柑橘是加快罗家坡产业结构调整的好办法。可当他把想法一提出来,就遭到了村里人的埋怨。大家说他烤烟、药丝瓜没搞起来,现在又去折腾柑橘。
于是,周修平开始买书自己研究,先在自家的田土种植了300多棵柑橘大苗。他天天守着那些橘子树,终于等到丰收的日子。他兴致勃勃地将柑橘拉到街上去销售,人们品尝后却说太酸,纷纷摇头而去。
销售情况很不理想。这一年,果子全部烂在了地里。周修平的心凉了半截。他实在想不明白,于是提了一袋橘子就往农技站、农业局跑,去请专家“把脉”。专家分析:“这种柑橘是早几年就被淘汰的老品种,口感不好,怎么能受到欢迎呢?”
从那以后,周修平成了农业部门的常客。他终于明白,农业必须要依靠科学技术才行,之前确实是走了不少弯路。
周修平又到重庆参加培训班,学习柑橘种植技术。回到罗家坡后,他不顾一路奔波劳累,当晚就组织村民开会,想把学习心得尽快和大家分享。可谁知,生产队里20多户人家,到会只有5人。大家听说又是种柑橘,纷纷拒绝。最后只剩下发小周清泽,在听完周修平的分析后,答应先栽种一亩地试试。
周修平狠心将自家田土里那300多棵柑橘全部拔掉。他听从农业专家的建议,重新引进温州蜜橘和红金橘两个品种进行尝试。他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反复研究,还常常到镇里、县里去请教专家,按照科学方法进行栽种、管护。
同时,他仍然坚持做村民的动员工作。终于,有8户人家答应用八分地或一两亩地试种。接着,罗家坡柑橘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发展到10亩、20亩、30亩……
金秋时节,罗家坡金黄的柑橘果子丰收了,零售价格是普通柑橘的两倍,远近不少商贩前来上门收购。
周修平重新看到了希望,他和周清泽等人满怀信心地成立了“满溪柑橘农业研究会”。那期间,只要听说哪里的柑橘种得好,他就去上门讨教果苗的培育、栽培方法等,如饥似渴地学习。他还从浙江请来柑橘种植专家为果农进行技术培训,并对红金橘老品种进行了培育改良。
经过两年多时间,“满溪红金橘”新品种诞生了。
满溪红金橘的价钱是老品种的两倍。看到果子能卖好价钱,村民们纷纷换种新品种。
在周修平的引导下,村民们不仅销售果子,也开始售卖树苗。于是,周修平还承担起对外免费提供种植技术的服务。
村民的钱包渐渐鼓起来了。接着,陆续有外村人上门来学技术、讨经验。渐渐地,余庆县柑橘种植遍布各乡镇山村,成为人们致富的一把“金钥匙”。
四
几年后,周修平担任满溪管理区先进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村民自筹资金修通了村组路,硬化连户路。同时,改水、改灶、改厕全部完成。各家各户将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屋里屋外清清爽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的精气神也振奋了起来。
夏天的夜晚,村民们喜欢聚集在周修平家的院坝里。大家一起唱花灯,唱的是村民们自己编的歌颂共产党、歌颂幸福生活的内容。
余庆县实行“撤区并村”后,满溪管理区撤销,由先进村、和平村两个行政村合并为满溪村委会,这时周修平主动申请退居二线,他说要把更多机会留给年轻人,自己则担任起满溪村党支部委员。
如今,村民们仍亲切地称周修平为“老支书”。
“老支书”当之无愧。从2007年开始,周修平担任满溪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名誉村委会主任。只要村民有困难,他都会义不容辞地帮忙解决。作为农业专家,山上坡下、田间地头、菜园果林,到处可见他的身影。现在,哪怕年岁已高,他仍在发挥着余热,奔忙在乡村振兴的路上……
冬去春来。如今,周修平的儿女们都住进了县城,很多村民也选择搬到了山下,而周修平选择留在了罗家坡。罗家坡是他的根,罗家坡的青山、橘林则是他的命。
在周修平家里,我见到了他收藏的近40年来获得的各类奖状、证书、奖牌,他把它们整齐地放进了一个大大的抽屉里。刚过完70岁生日的周修平告诉我,这些荣誉只是记录了一名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的大半生。他见证了罗家坡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最让他感到欣慰和自豪的。
春风从罗家坡吹过,阳光下是满山遍野的绿。如今,周修平一如既往地奔波在山坡上、树林里、果园中……离开罗家坡时,周修平送我们上车。之后,一转身,他又朝橘林深处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