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5月20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制琴师徐小峰——

雕刻声音 看琴弦起舞(追梦路上)

本报记者 白光迪 《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20日   第 07 版)

  徐小峰测量小提琴音柱位置。
  汤德宏摄(影像中国)

  徐小峰对小提琴白坯进行油漆前处理。
  汤德宏摄(影像中国)

  徐小峰在安装小提琴音柱。
  汤德宏摄(影像中国)

  桌上堆满木屑,顶针、刨子、刻刀等各色工具散落在工作台上,小提琴制琴师徐小峰用耳朵抵住刚刚打磨好的琴板,轻敲几下,脆生的木材嗡嗡作响,振起的木屑混杂着江南潮湿水汽的味道,有股别样的清新。

  这是一次与木头的“对话”,“这料子不错,但还欠点火候。”不同的木头需要不同的制作工艺,所能呈现的音色也千差万别。徐小峰轻抚槭木块子,眼中流露出无法掩饰的热爱。

  1993年春天,江苏省泰州市黄桥镇来了一支演出队,徐小峰第一次听到了小提琴的鸣奏。后来,他成为一名制琴师。“刚入门时,磨刀、破料这些准备性工作就足足学习了大半年,练到连碗筷都拿不稳。”徐小峰伸出双手,多年的勤学苦练,让他的指尖手背都布满老茧。

  一把小提琴由70多个零件组成,每一步制作工序都会影响小提琴音色的上限。制琴流程十分复杂,徐小峰却操作得有条不紊,为保障提琴品质,打磨部件要精确到毫米。“没有一把琴是完美的,但我要做的就是不断追求完美。”秉承着工匠精神,徐小峰在制琴路上精益求精、尽善尽美。

  优秀的制琴师能够根据演奏者的要求和演奏习惯,打造富有个性的提琴。世界上没有两把一模一样的手工提琴,从材料选择、配件把握到工艺设计,处处体现着制琴师独特的技艺和审美。如今,徐小峰已是十里八乡闻名的制琴师,有人赞叹他做的小提琴能发出夜莺般的声音。

  “听到演奏者用我制作的琴奏出动听的旋律,是我最骄傲的事。”徐小峰说。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