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5月0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当好乡亲们的“健康守护者”(中国道路中国梦)

李田书 《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09日   第 05 版)

  我在贵州山区长大,山路弯弯,很早就体会到了山里乡亲们看病的不便。正因如此,当医生很早就成了我的梦想。高考填报志愿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报考了全科医学专业。说起来,我还是省里首届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

  还记得培训期间,我在内科、外科、儿科、急诊科、眼科、耳鼻喉科等各个科室轮流学习。白天跟着老师学临床、晚上埋头书桌勤补课……纱布和手术刀、听诊器和病历夹始终与我相伴。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掌握了相关科室的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办法,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

  毕业后,我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基层全科医生。工作刚起步时,住宿等生活条件有点差,有的时候临床诊疗还会缺少药品和设备。条件不足,服务来补!我一边争取改善医院的医疗条件,一边发挥全科医生的优势:头疼脑热看得了,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也有办法;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提供问诊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定期大病及慢病走访、上门诊疗等,我一样都不敢懈怠,奔走在各个山乡村寨之间。

  有一次特殊的出诊经历,让我印象深刻。那天临近下班,隔壁乡镇的村民打来电话求助。原来,他家里80多岁的老人病情危急,只能请医生上门看病。一边让家属描述病情,一边收拾好药品设备,我赶紧奔赴患者家中。经过一番检查,基本摸清了老人的病因,也对并发症有所了解。随后,我带家属到医院开药,又返回患者家中指导用药、嘱咐相关注意事项。一直到晚上9点多,老人情况有所好转,所有人这才安下心。“出诊不分时间、不论地域,你们医生真了不起!”病人家属的那句感谢,至今我都记得,也成了我扑下身子、坚守岗位的动力。

  在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乡镇的医疗条件一天天变好,我的付出也赢得了乡亲们的认可。几年下来,我们按时按需进行培训提升业务能力,探索镇村医疗资源整合,做深做细乡村医疗服务,医院服务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家门口有了好医院,省了钱、治了病,日子越过越舒心。”原先乡镇里治不了的病,如今家门口就能治,乡亲们终于告别了大病小病都得去县市医院的日子。

  乡村振兴需要人才支持,乡村医疗需要全科医生。在乡村做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不仅意味着临床诊疗能力要过关,公共卫生服务也要跟得上。只有这样,才能当好乡亲们的“健康守护者”。我相信,随着更多医学人才来到基层、扎根乡村,乡村医疗卫生事业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乡亲们的健康生活也一定会越来越有保障。

  (作者为贵州遵义凤冈县琊川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本报记者常钦采访整理)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