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湖南长沙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第四次新闻发布会举行,通报事故救援最新情况。截至3日19时,有9人获救,已发现2名遇难者。下一步,救援工作将根据现场救援情况,及时调整搜救方案,在防止次生灾害的同时,对倒塌建筑的构建物逐层剥离,同步进行生命迹象探测,做到“剥离一层、探测一遍”,不放过任何一个挽救生命的机会。
此次救援难度有多大?救援和救治情况如何?记者采访了多位直接参与事故救援和救治的专家。
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副局长罗永强长期在一线指导消防救援工作,此次也一直在现场负责指挥生命搜救。罗永强说:“一般此类事故的存活人员,要么是在最坚硬的构件附近,要么身处能够支持生命的狭小空间。” 这也意味着救援人员必须在最狭小的空间里想方设法切割最坚硬的物体,其难度可想而知。
6号被困者的救援通道被一台已经压扁的冰柜阻挡,原本就坚硬的不锈钢冰柜被压成钢坨子后,更加难以破拆。在尝试小型等离子切割机、电钻等工具后,消防队员发现,由于内部空间受限,手持的角磨机反而是最适合的工具。“为了打穿冰柜,我们的消防队员用了20多台角磨机,用坏了100多个砂轮,一班接着一班干,才在上面打出了一个可以逃生的口子。”罗永强说。
中南大学教授、现场应急救援专家组专家梁步阁说:“这次救援作业面狭小,容易产生次生灾害,废墟内还有幸存人员,可以说是我参加过的十几次救援中最复杂的一次。”
“根据消防部门救援的规则,黄金救援72小时期间,只要有任何幸存者的迹象,就不能采用大型机械设备作业;72小时之后,如果仍有生命迹象,也不能采用大型机械设备作业,避免造成二次伤害。”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现场应急救援专家组副组长陈大川介绍,如果采用揭盖子的方式,大型设备带来的扰动,很有可能造成新增倒塌,不仅会对被困人员造成二次伤害,同时还会破坏已有救援通道,并严重威胁被困人员和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
救援队伍制定了“生命探测、人员定位、建立生命支持管道、开通生命救援通道”的四步方案。“目前获救的人员,基本都落实了这一流程,因此所有获救人员没有受到二次伤害,生命体征平稳。”罗永强说。
5月3日,记者在事故现场看到,现场大型设备相比前几日已经增加,救援方式正在逐步发生调整。5月3日晚间的新闻发布会信息显示,下一步,救援队伍将及时调整搜救方案,在防止次生灾害的同时,对倒塌建筑的构建物逐层剥离。
“接下来我们将采取从上到下一边剥离、一边探测的方式继续搜救一切生命迹象,一旦发现任何迹象,将继续全力救援,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将百倍努力。” 梁步阁说,事故发生以后的每天晚上和凌晨,救援团队都采取全场静默方式进行全域搜索与重点点位精确定位。
“全场静默,车辆熄火、人员静止、手机都要关闭声音,为探测生命迹象提供良好条件。”罗永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