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神舟十三号乘组顺利“回家”,何小虎看着直播画面难掩激动:“身为航天人,我为这一刻骄傲不已!”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高级技师何小虎被称为火箭心脏“钻刻师”——发动机相当于火箭的“心脏”,他的工作是加工发动机涡轮泵等关键部件,“必须精确雕刻,万无一失”。
从陕北农家后生到航天工匠,一路走来,何小虎全凭一股拼劲儿。
2010年大学毕业,何小虎入职梦想已久的第六研究院。初来乍到,他便被老师傅曹化桥的绝活所震惊:在直径一尺多的部件上,可钻出2000多个不同的小孔,最小的直径仅0.12毫米。
学徒学艺,如饥似渴。每天机械加工,钻、削、锉、磨,有时一个动作重复几百遍,何小虎从不喊累。
2016年,公司接到某型号液体火箭发动机关键零件的加工任务,精度要求极高。经过几番尝试,仅20%的加工合格率,严重制约产品的交付进度。“能否让我尝试一下?”何小虎自告奋勇。接下来的半个月里,他一直琢磨,有时晚上也梦到方案。功夫不负有心人。何小虎提出了“极限加工稳定性控制法”“首件标定参数法”等新概念,改变了原来加工的思路和方法。第一批产品试加工,合格率升至100%,效率提升了4倍。很快,新概念也引入了其他精密加工任务中,每年可节省成本上百万元。
“在非精密环境中,也能达到精密加工的效果。”何小虎创造出“微小孔高效加工法”“以车代铣,以车代磨”等一批技术方法,共攻关解决75项技术难题。
多年坚守生产一线,何小虎获得多项荣誉,但他最引以为傲的是参与“嫦娥”奔月、“天问”探火、“羲和”逐日、空间站建设等一系列任务:“用百分之百的努力,为航天任务贡献点滴力量。”
如今,36岁的何小虎已成为公司里最年轻的技协导师。他的徒弟很多都是95后、00后。何小虎常和大家说,零件上的小毛刺,即使眼睛都看不到,也必须清理干净,要不然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航天人有句警示,成功是差一点点的失败,失败是差一点点的成功。”何小虎说。
多年来,何小虎正是这样要求自己:静心、磨砺、沉潜。采访中,他一直强调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数控车工:“那么多默默无闻的航天人都在坚守,我只是努力把平凡工作干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