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假日生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4月30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从莽莽荒原到万顷良田,70多年来累计生产粮食近1万亿斤——

写在黑土地上的劳动者之歌(奇迹在这里诞生)

本报记者 郝迎灿 张艺开 《 人民日报 》( 2022年04月30日   第 06 版)

  图①:北大荒集团机械收割作业。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摄
  图②:北大荒垦丰种业种质资源库。
  资料图片
  图③:北大荒江滨农场。
  耿 全摄(人民视觉)
  图④:2021年10月,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抢收大豆作业场景。
  许颖献摄(人民视觉)
  数据来源:北大荒集团

  开栏的话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回望来时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接力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因为劳动创造,我们取得了今天的成就。今日起,本版推出“奇迹在这里诞生”栏目,讲述无数英雄、亿万人民在各个部门、各条战线、各行各业不断突破、创造奇迹的光辉故事,激励每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奋斗者,在每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不断谱写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

  

  车行三江平原,正逢水稻插秧时节,一派春忙景象。农田里人车碌碌往来,给黑土大地披上一袭嫩绿轻纱。

  挠力河自西而东浩荡奔流汇入乌苏里江,两岸沼泽遍布、芦苇丛生。同行的垦区同志提示,这依稀便是“北大荒”拓垦之初的模样。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开发建设70余载,一代代志士在这里接续奋斗,曾因荒芜而得名的“北大荒”,已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有了新的名字“北大仓”。

  “70多年来,北大荒累计生产粮食9570.6亿斤,向国家交售商品粮8116.6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连续11年稳定在400亿斤以上,为中国人端稳自己的饭碗作出了重大贡献。”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守聪说。

  挺进荒原  浇灌汗水

  从挠力河湿地驱车向南,至兴凯湖畔,王震将军率师开发北大荒纪念碑高耸入云。

  “亘古荒原,渺无人烟,荆棘丛生,走兽之栖……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七年始,垦荒志士挺进。”碑文炳炳烺烺,将记者思绪带回到那个创业多艰的年代。

  1947年,为响应毛主席“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伟大号召,从延安走来的人民军队挺进北大荒,唤醒了沉睡的荒原。

  “领队说‘到了’,我们下爬犁四处打望,荒沼遍地,除了一棵大树,什么都没有。”初到情形,年届八旬的七星农场退休职工李怀存记忆犹新,这位1966年从部队转业到北大荒的老战士已在当地扎根半个多世纪。

  复转官兵、支边青年、城市知识青年……数十年间,近百万垦荒大军相继奔赴祖国东北角,把汗水融入荒野,用青春浇灌黑土。

  “早起三点半,归来星满天。啃着冰冻馍,雪花汤就饭。走着创业路,不怕万重难……”

  采访间隙,李怀存老人轻声哼唱起当年的歌谣,“革命理想高于天,恶劣的自然和物质条件并没有使我们退缩。”

  昔日北大荒,今朝北大仓。从小兴安岭南麓、松嫩平原到三江平原,昔日荒无人烟的处女地,今日良田连片、林带交织、城镇棋布,粮食年产量从开垦初期的0.048亿斤跃升到2021年的460多亿斤。如今,北大荒以占全国2.4%的耕地面积,为国家提供了近14%的商品粮。

  设备更新  精神不灭

  去年,本在当地电视台工作的90后李洋,做过一期报道后,决定转行成为查哈阳农场农机服务中心的技术员。那期报道讲的,正是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的故事。

  1948年,黑龙江省委举办拖拉机手培训班,班里70多个学员,只有梁军一个女孩。

  杂草比人高,遍地枯苇塘,开荒难度不言而喻。苍天旷野间,梁军吃着煮土豆,喝着地沟水,睡在帐篷里,夜间作业还时常遇到野兽……

  经过报道,梁军的垦荒故事传遍五湖四海。不断有女学员来到北大荒,组成了我国第一个女子拖拉机队,梁军任队长。从拖拉机手到大学生,再到农业技术专家——半个多世纪以来,梁军的劳动精神鼓舞着无数人逐梦北大荒。

  李洋的外祖父刘凤山,1961年大学毕业后来到梁军曾开垦过的查哈阳农场报到,成为一名农机手。

  “用农机起垄耙地,全靠眼睛指挥。”作为干了45年农机手的“老把式”,刘凤山回忆,刚工作那些年,大家都是“犁后喘”——拖拉机只管牵引,人跟着扶稳木犁,累得直喘粗气。

  “新设备接二连三问世,农机马力也翻了番。”李洋的父亲李海福1983年参加工作,见证了垦区机械化率的快速提升,“现在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应有尽有,田间管理还有飞机航化作业,再也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了。但是,当年苦干实干的劳动精神不能丢。”

  如今,北斗卫星导航正成为农机作业的“天眼”。“设置好AB点后农机能够自动作业,精准笔直,驾驶员只需调头转弯。”这几天,李洋正忙着在电脑上修正参数,他发明的“一车一表”工作法,将10余项反映机车作业的信息集于一张表格,能够更好地节粮减损。

  望向农场主干道上梁军的雕像,李洋说:“北大荒精神就是接力棒,会在这里一代代地传递下去。”

  服务大局  勇于担当

  4月14日,一列满载3000吨大米的专列从哈尔滨紧急发往上海,助力疫情防控。“我们经过36小时不间断生产,顺利完成其中500吨优质大米的加工任务。”北大荒米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黑龙江垦区因国家战略而生,垦区人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己任,服从服务于国家大局。”王守聪说。

  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北大荒米业集团创造了7天向北京发运2万吨优质大米的纪录,缓解了首都粮食紧张局面;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0年西南五省旱灾期间,北大荒米业分别紧急加工调运大米2400吨和1.05万吨,有力保障灾区粮食供应……北大荒农服集团党委副书记王翠贤介绍。

  走进北大荒博物馆,一面长达25米的铜墙引人沉思,墙上镌刻着1.2万多名拓荒者的名字。“这仅是其中一部分,北大荒开发建设以来,共有5万多人长眠在了这片黑土地。”讲解员介绍,“70多年风雨兼程,铸就了宏伟篇章。每年大地上那层层的麦浪,就是一首首写在黑土地上的劳动者之歌。”

  

  “真正的生活,就是开拓。有志者事竟成,有坚强的事业心,人生才显得充实,精神才有所寄托,困难才得以克服,高峰才可能攀登。”

  ——张源培,被誉为“北大荒奶牛之父”。

  “我并不富有,更不是富豪,我可以穿一双胶鞋几十年如一日走在田埂上,我可以用一支圆珠笔写满几十本厚厚的笔记,但是,为了垦区水稻事业的发展,我什么都舍得。人这一辈子图什么?图事业、图理想,我图的是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吃上北大荒香甜的大米。”

  ——徐一戎,被誉为“北大荒水稻之父”。 

  “那时晒场上堆着不少粮食。因为这是国家的,我们没有一个人去动一粒。”

  ——孔德喜,八五三农场粮食保管员。上世纪60年代,粮食成为国家的紧缺物资。他日夜守着如山的粮堆,即使长期挨饿,也不曾动过一粒粮。

  “共产党员只能自觉适应革命,决不能要求革命适应自己。”

  ——张文忠,作为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战士,在北大荒奋斗了一生。

  “苦干实干,誓叫荒山变青山。”

  ——孙俊福,宁安农场工人。在没有电、没有文化生活的大山里,从1976年到1995年共植树48万株,总面积达1480亩,为国家创造财富1600多万元。

  “北大荒,红旗扬,好风光,生产大军上战场。赤手举,空拳张,裸头顶,露脊梁,真兄弟,好儿郎!草盖房,苇作墙,苇折薪,草照亮,草铺褥,苇垫床。今日草为人用人作主,昨日地被草占草为王……筚路蓝缕功勋大,移山填海任务忙,胼手胝足形骸苦,掀天揭地志气昂。点大豆,种高粱,苞米高,小麦黄。冬非不冷,秋非不凉,虫咬非不痛,日灼非不伤,更非粗粮胜细粮,人坚强……何谓劳动生产?何谓社会主义建设?何谓开辟北大荒?不是寒彻骨,何处梅花香?不是人劳碌,何由谷满仓?不为机器早替人力苦,何须六亿五千万人齐紧张!……何家子,何氏娘,何等英雄何模样,首开北大荒。不奇巧,太平常,一群小儿女,几多少年郎,跟党走,干劲升,无他长。”

  ——聂绀弩《北大荒歌》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