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4月28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浙江安吉捐赠茶树进入丰产期,惠及3省5县6600多人

绿叶生“金”富山乡

本报记者 《 人民日报 》( 2022年04月28日   第 10 版)

  指尖如舞,嫩绿的茶尖翩翩入篓,36岁的龙秀梅手法娴熟,采茶正忙。

  龙秀梅家在湖南省古丈县翁草村,4年前,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送来“白叶一号”茶苗,帮助翁草村发展起500亩茶园。

  寒来暑往,茶苗成树,已进入丰产期。“打这往后,茶树年年能生金了。”龙秀梅很是欣慰。

  与龙秀梅一样,因安吉捐赠的茶苗走上致富路的,还有湖南省古丈县、四川省青川县和贵州省普安县、沿河县、雷山县的6600多名低收入农民。

  持续推进“先富带后富”,安吉倾力帮扶。受捐地也铆足了劲将茶产业做大做强。“一片叶子再富一方百姓”的故事,4年来一直在书写,不断开启新篇章。

  “先富”饮水思源——

  一株茶苗连山海

  4月末,翁草村的茶叶已采摘完。看着卡里新发的工资,龙秀梅心怀感激,“这得感谢安吉黄杜村的好人们!”

  2018年4月,黄杜村20名农民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种植白茶致富的情况,提出捐赠1500万株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习近平总书记就此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这句话讲得很好。增强饮水思源、不忘党恩的意识,弘扬为党分忧、先富帮后富的精神,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很有意义。

  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让黄杜村村民备受鼓舞:“我们一定把这件好事办好!”

  “‘钱博士’,茶园这块土地秃掉了,怎么办?”4月24日下午,安吉县农技专家钱义荣接到贵州省沿河县中寨镇大宅村茶农田红军打来的视频电话。

  钱义荣放下手头活计认真查看,“我上次到你那里时,就提过‘要注意涵养水土’。茶园锄草锄得太干净,沟渠配套又没跟上,造成水土流失了。我马上发一个沟渠建造方案供你参考。”

  受疫情影响,钱义荣近期不能像往年一样到现场蹲点解难,视频会诊便成了常态。半个多小时,钱义荣查出茶叶“病症”4项,为中寨镇3个村的农户解决了技术难题。

  “安吉来的老师是真用心。”说起黄杜村的帮扶故事,四川省青川县青坪村的茶农强锡香几近哽咽。

  “白茶苗种下的第二年,特别愁人。我们这儿海拔高、天气冷,茶苗长得慢。”那段时间,强锡香急得上火。“黄杜村旭飞茶场负责人杨学其知道后,立刻赶来村里指导,和山上的农户同吃同住半个月。哪晓得水土不服加过度劳累,他中耳炎发作,耳朵都听不见了。可他也犟得很,只休息了一周,又忙了一个月。”

  4年来,像钱义荣、杨学其这样的茶专家,湖州市共向各受捐地派出97批次、561人次。

  “今天采的茶青一份不落,有多少收多少!”最近一个月,白茶迎来采摘期,贵州省沿河县中寨镇志强村的白茶基地人头攒动,茶青收购点排起长龙,村党支部书记张勇喜上眉梢。

  “扶贫茶”全部由浙江茶叶集团包销,并注册了“携茶”商标。从育苗、送苗到种植基地选址,再到种植、管理、加工、营销,安吉对受捐地全程帮扶。

  2021年5月,安吉县还联合3省5县成立“白叶一号”乡村振兴党建联盟,开展行政村结对共建。湖州市委常委、安吉县委书记杨卫东说:“通过党建联盟,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产业共兴等方面交流,为探索绿色低碳共富之路注入了强劲动力。”

  “后富”扬鞭奋蹄——

  撸起袖子加油干

  海拔1600多米的乌龙山,1500亩茶园层层叠叠,满目滴翠。一场春雨滋润,更显芽翠叶嫩。这里是贵州省普安县的“白叶一号”茶园基地。

  今年3月15日以来,基地每天都有六七十人上山采摘茶青。

  “有一芽一叶的,还有一芽两叶的,得严格按要求来。”46岁的张梅是普安县地瓜镇屯上村的脱贫户,自打茶园建成一直在基地管护茶苗,“人家又捐茶苗又派人指导,就为帮我们脱贫致富,自己不得更用心?”

  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先富”带“后富”,更需要后富地区自己加油实干,受捐地的茶农们为做好茶产业也铆足了劲。

  谷雨时节,四川省青川县沙州镇青坪村的村民正抢摘最后一批白茶鲜叶,强锡香是最认真的一个。

  村民们给记者讲述了强锡香的一则往事:那是2019年春,青坪村的白茶迎来种下后第一场春旱,茶苗迟迟不见长,强锡香急得不行。听专家说,白天给茶苗浇水会烧苗,“那阵子强锡香早上4点起床浇水到8点,等到晚上7点气温低了,又浇到半夜。每晚打着手电筒,一瓢一瓢地浇。”

  夏天热,就搭建遮阴网、插树梢;秋季来了雨,就挖沟起垄……4年来,农技专家指导得精,强锡香学得勤,光是种茶笔记就写了好几本。

  不只种茶、采茶卖力,受捐地许多茶农还有了新想法——借鉴安吉白茶区域品牌的发展经验,依托产业发展联合体,开展茶叶深加工、做好茶旅融合。

  雷山县高岩村正谋划建设自己的加工厂,尽可能提升茶叶附加值;古丈县翁草村正把山水林田、苗族文化和茶文化结合,近两年新增民宿、农家乐8家;青川县青坪村“白叶一号”茶叶种植基地搭建起5G实时监测平台,安装了高清摄像头、土壤传感设备和土壤墒情监测设备。青川县茶产业发展事务中心主任马浩强说:“原来茶山多是粗放型经营,现在有了‘白叶一号’示范,所有茶山的精细化水平提高了不少。”

  截至2021年底,3省5县在茶园管护及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超过2亿元。今年,3省5县6217亩“白叶一号”扶贫苗传来最新消息:共计采摘鲜叶6.5万余斤,产值超过770万元,2064户6661人受益。

  “共富”开启新篇——

  互助精神永相传

  3省5县的茶农,心里各有一本账。

  “多亏了安吉白茶,我在家门口干活,一年收入也能到2万多元。现在,家里的债还了,新房也建了。今后有条件,我还想发展民宿呢。”龙秀梅满怀憧憬。

  贵州省沿河县志强村村民符开霞却有点后悔,“之前报名租了4亩,前两天刚采完茶青,卖了1万多元,没想到这么挣钱。哎,早知道多租几亩!”

  如今,四川省青川县涌现出一大批从事茶业加工的企业,这让青川县茶叶公司经理雷万春信心满怀。“将鲜叶通过加工、筛选、分级、包装,附加值至少增加3倍,我正计划再增加茶园面积,做强‘白叶一号’全产业链。”

  安吉白茶种植的“朋友圈”眼下已不限于3省5县。今年,应四川省金川县请求,安吉县正在金川县安宁乡高海拔地区试种“白叶一号”,并同步展开技术攻关。这也是“白叶一号”首次走进川西高原。

  安吉“扶贫茶”的带动作用正在强化。截至目前,普安县新增白茶1.1万亩,沿河县新增白茶4150亩,多地正全力将茶产业做成当地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

  黄杜村党总支书记盛阿伟觉得,“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多”。不久前,黄杜村作出决定:今年再向中西部地区捐赠“白叶一号”茶苗1380万株,建设标准茶园4600亩。

  得知安吉县准备再捐200万株茶苗,湖南省古丈县默戎镇决定再流转500亩土地。从发动群众到签订协议,不到一周。这样的速度,让默戎镇党委书记张铮很是感慨,“群众的支持配合力度这么大,说明茶苗的帮扶成效早已深入人心。”

  更令人欣喜的是,翁草村百姓也将“先富带后富”的精神继续传了下来。

  “今年秋天,200万株茶苗种植后,我们将把‘白叶一号’种植培管的关键技术传授给夯娄村,并随时上门提供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带领夯娄村的乡亲们也致富。”翁草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石流堂说。

  一片叶子再富一方百姓。这个“先富帮后富”的故事,还在续写。

  (本报记者李中文、方敏、王云娜、苏 滨、王永战)

  制图:张丹峰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