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副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4月27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蓬莱的诗意画卷(我与一座城)

陈文念 《 人民日报 》( 2022年04月27日   第 20 版)

  图为蓬莱阁古建筑群。
  影像中国

  不知不觉间,我在海滨小城蓬莱已居住四十年了。

  我与蓬莱的缘分,源于一纸录取通知书。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个秋天,我从农村考进蓬莱县城一所中等师范学校,来到有诸多神话传说的“人间仙境”蓬莱。从此以后,每当有人问我“你是哪里人”,我都会自豪地说:“我是蓬莱人。”

  如今的蓬莱已成为烟台市蓬莱区。一直以来,蓬莱名声在外。它依山傍海,风景秀美,气候宜人。在这里,白色浪花亲吻着海岸,长长的海岸线呈弧形,烘托着一字排列的蓬莱阁、八仙渡和三仙山。

  我对蓬莱的最早印象,是蓬莱籍作家杨朔在散文名篇《海市》中,对人间奇景海市的细腻描绘:“只见海天相连处,原先的岛屿一时不知都藏到哪儿去了,海上劈面立起一片从来没见过的山峦,黑苍苍的,像水墨画一样……山峦时时变化着,一会山头上幻出一座宝塔,一会山洼里又现出一座城市……又过一会儿,山峦城市慢慢消下去,越来越淡,转眼间,天青海碧,什么都不见了……”大自然的生花妙笔、鬼斧神工,时不时演绎着海市胜景。古人甚至认为,那就是神话里的海上仙山。这也给人们留下美好的想象空间,怎一个“浪漫”了得!

  初到蓬莱时,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城所偎依着的大海,以及海边丹崖山上宋朝始建的蓬莱阁。夏季造访蓬莱阁,海风飘袖,爽气袭襟。再一瞧阁后,海天一色,风景令人叫绝。在我看来,这座小城既古且美。古,是因为它已有两千一百余年的悠久历史;美,是因为那山、海、林、阁的风光,如诗如画。

  那时,蓬莱城的街道很窄,只有四五条柏油马路。窄窄的路面上飞扬着尘土。路两旁是一些小板房。我就读的学校在城郊,是一排挨一排的平房,门前是村里的蔬菜地。

  毕业后我留校工作,终于可以更仔细地去访问这座小城的每一个角落。从此,我在这里扎下根来,在它的怀抱里尽情呼吸,在这片土地上生儿育女。我与蓬莱朝夕相依,我对蓬莱也越来越熟悉,从地理外貌到环境气候,从饮食特点到人的性格。蓬莱地势南高北低,靠海的北关路没有高楼,可眺望大海。这里气候宜人,空气清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在小城里,我最爱吃的是蓬莱小面和鲅鱼水饺。每次出差归来,我都要吃上一碗细长的蓬莱小面。那鲅鱼水饺个头大,皮薄馅多,调的鱼馅十分讲究,味道独特。或许是受大海的熏陶,蓬莱人的性格豪放率真,热情好客。我渐渐品味到这座小城独特的气质风格,越发感受到它的魅力。悠悠几十载光阴,小城还给我提供了不竭的创作资源。访山、看海、登阁、穿古巷、访名居……我想在字里行间,描绘出蓬莱一幅幅美好的诗意画卷。

  生活在蓬莱四十多年的我,也见证着它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如今,这片土地楼房林立,街道宽阔,柏油路四通八达。古城风情浓郁,特色鲜明,道路两边,白墙灰瓦,古香古色。一些新景点、新建筑也一天天拔地而起,成为蓬莱的新地标。不过,有外地朋友过来,我还是会领着他们登临最著名的蓬莱阁。客人总想一睹心仪已久的海市蜃楼,有的还情不自禁吟咏起《海市》等名篇。比起当年杨朔先生的描述,今天的蓬莱更加风景如画,而且生态宜居,不愧是一处充满了浪漫风情的海滨旅游度假之地。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