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五年,是贵州省毕节市抢抓重大机遇、实现重大突破、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7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摘帽。
十大工业产业总产值达87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1%,接待旅游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
成贵高铁建成通车,夹岩水利枢纽工程下闸蓄水,30户以上自然村寨4G网络全覆盖。
七星关—大方同城化步伐加快,建成53个城市公园广场,120个特色小城镇、16个省列示范小城镇建设稳步推进。
完成营造林828万亩、石漠化治理842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264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60%。
城镇新增就业38.87万人,实施教育工程项目学校2746所,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认定,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今后五年,毕节将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这一战略目标,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围绕打造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三大高地”,努力建设实力强劲、生活富裕、美丽宜居、活力迸发、文明和谐“五个新毕节”,全力把毕节建设成为川滇黔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与贵阳、遵义共同打造贵州发展增长极,奋力谱写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新未来的毕节篇章。
建设实力强劲新毕节,在主攻“四化”建设上实现新突破。突出大抓招商、大上项目、大聚产业,扩大经济总量,提升综合实力。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实施工业倍增行动,振兴十大工业产业,力争工业总产值达2400亿元。奋力实现城镇大提升。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力争城镇化率提升到58%左右;围绕“双300”远景规划,加快七星关—大方同城化步伐,推进南环高速、同心大道、碧阳三道等骨干路网建设,加快构建“一环多放射”城市交通体系,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130平方公里、人口达130万。奋力实现农业大发展。着力打造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市,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速6%以上,做大做强12个农业特色产业,打造全国重要的高山冷凉蔬菜生产基地、南方马铃薯种植基地、绿色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争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奋力实现旅游大提质。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0%,力争培育1家涉旅上市企业、新增国家AAAA级以上旅游景区5家;做好“旅游+”文章,打造避暑、休闲、度假、康养胜地。
建设生活富裕新毕节,在推动共建共享上取得新成果。把共同富裕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抓好产业和就业帮扶,落实“3+1”保障和兜底保障政策,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分类分级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五年行动,统筹抓好引领示范县、重点推进县、夯实基础县建设,加快建设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统筹推进公办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着力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市,以超常规举措培养、引进、用好、留住人才;着力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提升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供给能力,城镇新增就业人口33万人以上。推进健康毕节建设。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积极推进“农村儿童发展综合示范区”建设,加快推动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各类医院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制度,加强特殊困难群体关爱服务。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全面完成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毕节区域建设,推进市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
建设美丽宜居新毕节,在加快绿色发展上展现新风貌。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发展绿色经济。紧盯“双碳”目标,深入实施绿色经济倍增计划,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建设一批林特产业示范基地,林业总产值达300亿元。筑牢生态屏障。大力实施两江上游生态保护修复、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等重大工程,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0%以上,加快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深化污染防治。狠抓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争取扩大乌蒙山区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范围,全面实施长江流域十年禁渔,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
建设活力迸发新毕节,在推进开拓创新上增添新动能。全面拓展改革的深度、开放的广度,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投融资体制、城乡融合、生态文明建设、国资国企和农村改革,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贵人服务·毕须办”政务服务品牌,实现“四级九同”“7×24小时政务服务站”全覆盖,全国高频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一次办,网上一站式办结率达100%,营商环境达到全省一流水平。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毕节国际陆港项目建设,打造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平台;培育飞雄机场航空口岸、毕节东站铁路口岸,打造毕节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把毕节建设成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打造川滇黔区域商贸物流中心。深入推进产业招商。坚持管产业就要管招商,推进央企招商、民企招商、平台招商、以商招商,力争引进优强企业1000家以上、到位资金年均增速9%左右。突出创新驱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培育壮大一批竞争力较强的创新型企业,建设西南复杂煤炭区煤炭清洁利用研发中心,申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建设文明和谐新毕节,在完善社会治理上实现新提升。深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法治毕节示范创建,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深化文明毕节示范创建。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持续巩固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成果。深化平安毕节示范创建。深入排查化解安全生产隐患,争创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全力推进“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建设,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综合处置,依法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防范化解债务和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全面推进政务、商务、社会管理等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建设信用毕节。
数据来源:中共毕节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