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4月19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以数字化提升教育发展质量(新论)

徐晓明 《 人民日报 》( 2022年04月19日   第 05 版)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出台了多项加速教育信息化进程的相关政策,对教育数字化转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这是我国教育事业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将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教育数字化将深化我国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数字化不是简单地将传统教育方式线上化或视频化,而是通过全过程教学大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应用,将传统经验性教学向以数据交互、信息评估为主的数字化教育转变,推动教育和学习活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这个角度来看,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工具,更需要用数字化的理念审视和指导教育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教育数字化将促进教育资源公平配置。在数字环境下,教育将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校园,受教育者不仅可以通过传统的面授方式获得知识,还可以足不出户借助计算机,通过网络接受教育。各地实践也证明,通过教育数字化,可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逐步缩小优质教育资源的区域、城乡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教育数字化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是未来教育的一个方向。依据每个学生的能力、潜力、创造力以及学习进度等数据,智能化的数字教育可以分析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借助学习过程中双向数据反馈进行教学过程诊断与评价,科学引导教师差异化指导学生,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换句话说,推动教育数字化,有助于实现以学定教、以学评教、以学导教。

  教育数字化需要有机融合虚拟与现实教育。教育数字化并非完全依靠数据和算法进行教育的全过程管理,各种教育软硬件的应用、数据技术的协同,都是为了提升教学质量,通过数据的应用助力教育走向精准、走向科学、走向高效。教育重点在于育人,虚拟教育不能完全替代现实教育,不能因为积极推动数字化教育发展而忽视或弱化师生面对面交流的课堂教育。教育数字化进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今后较长时间内,在线教育依然是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课堂线下教育和数字化线上教育必须相互融合。

  教育成就梦想,人才决定未来。数字技术与教育事业融合发展,必将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的变革。适应这一趋势,构建更加健康、更加多样、更具活力的教育生态,“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一美好愿景就能加速变成现实。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副研究员)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