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众智、汇众力,才能有效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基础部分。生活垃圾怎么分类,小区停车怎么规范,疫情防控如何落实……小小社区,千头万绪,管好“小事”就是治理“大事”。
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十四五’时期,要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上下更大功夫。”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一些地方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方式创新,总结出“1+N”基层工作方法,对社区进行有效的管理、为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切实推进了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
“1+N”的关键是“1”,摆在首位的是党建引领。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只有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基层社会治理才有主心骨。比如,山东烟台的大海阳社区是典型的开放式老旧小区,常住人口达7000余人。更好服务广大居民,该从何入手?强化班子,实施“红色领头雁”“能力素质提升”“履职规范服务”“差异化培养关爱”等工程,着力提升党员干部综合能力;深入群众,将社区细分为13个网格,健全“社区党委、片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家庭服务点”工作体系……班子强了、工作顺了,经过一番努力,这个社区焕然一新,先后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等荣誉称号。
有模范引领,还需凝聚各方合力。面对更加多元的诉求,仅靠社区“单打独斗”,很难将问题妥善解决。在这种背景下,有的地方以社区党委为支点,吸纳社区共建单位、“双管双责”报到单位等在社区党委中安排兼职委员,实现资源共享、共驻共建,解决了很多以前解决不了的难题。有的地方引入专业社会服务机构,向居民提供居家养老、心理咨询、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等种类丰富的专业服务,拓宽了社区服务的范畴。实践证明,集众智、汇众力,才能有效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居民是社区的主体,依法有序组织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是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题中之义。在山东济南,裕园社区先后组建“党员金点子议事会”“妇女网格花组织”“邻里守望安全服务队”等38个社团组织,吸纳500多名志愿者,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实现了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这样的案例启示我们,在社区治理中更好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而更好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基层治理是篇大文章。创新方式、激发活力、提升能力,攻坚克难、久久为功,我们就能在破解矛盾中找到新思路新模式,在解决问题中积累新办法新经验,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作者为本报山东分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