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讲究艺术意蕴,民乐的魅力在于独特的韵味、真挚的情感和艺术的感染力
中华民族被称为“礼乐之邦”,传统音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占有很大比重。民族音乐根植于中华大地,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情感密码。近年来,民乐的创作、演出、传播呈现出新的时代气象,尤其是在年轻人中的认知度、接受度持续提高。这既反映了文化自信的增强,也给民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民乐守正创新,要立足优秀传统,发民乐之“正声”。对民乐真正的自信,来自对优秀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敬重。中华文化讲究艺术意蕴,民乐的魅力在于独特的韵味、真挚的情感和艺术的感染力。无论哪个类别的演奏和形式,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演奏技能,包含对作品的精准诠释和体现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之意,而拥有这些“强大”和“本领”,是守正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支撑艺术传承创新的基础和前提。音乐表达是诠释者与聆听者的“磁场”共鸣,其内心感受与审美认知蕴含在作品的意境中。不要低估大众的欣赏能力,好的作品是能够被看见、听见的,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信心。
创新,应当是在尊重艺术自身规律基础上的求新求变。近几年民乐改良的步伐在加快,尤其是在新媒介环境下,舞台声、光、电和服、道、化等手段的融入,很迅速地就能在感官上将民乐节目包装出耳目一新的效果。对于形式创新,一方面可以尝试、探索,另一方面也要避免走入误区,不能把一味追求感官刺激作为民乐创新的审美取向和评判标准。独特的音韵格律,讲究听觉和味道,音色丰富、旋律性强是民乐的优势,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更不能为了“炫技”而“炫技”。“快和响”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民乐创作与作品表达,过于追求谱面“图式”、表面“格式”或外化“取悦”都不可取。
体现自身特色,是民乐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近几年民乐创作、传播的大环境有了很大改观,扶持民乐发展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域性强的民间传统乐种、各地不断涌现的民族管弦乐团,要守住自身特色,不要盲目跟风。比如,江浙沪地区的丝竹乐队、苏州评弹、广东音乐、福建南音,就很好地发挥了自身特色,成为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
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根。今年,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将举办第十届“华乐论坛”1+1学术研讨,由“华乐论坛”延展的“华乐讲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华乐大典”系列丛书编纂工作也在有序推进,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通过不同乐器门类记录中国民族器乐文化的集大成之作。推动新时代民乐事业发展繁荣,需要从乐者与乐曲、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交流与交融、塔基与塔尖等多维度深入研究,期待业界与学界共同努力,发出民族音乐的“中国好声音”。
(作者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