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化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4月06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王舸

用心走好创作之路

本报记者 王 珏 《 人民日报 》( 2022年04月06日   第 11 版)

  最近,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一级导演王舸正在创排舞剧《旗帜》。该剧以广州起义为背景,用现实主义手法塑造英雄群像。在排演过程中,他一次又一次感受到革命先辈坚定的信仰,也一次又一次感受到当代舞者蓬勃的朝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和文艺繁荣发展。”王舸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备受鼓舞、倍感振奋。王舸说:“我和祖国的舞蹈事业一同成长,从一名舞蹈演员转型成为一名舞蹈编导。虽然角色发生了变化,但是我始终保持着对舞蹈艺术的初心,在创作中不断践行着文艺工作者所肩负的使命,为把中国舞蹈发展成为民族的、大众的艺术而努力着。”

  1975年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的王舸,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王舸先后创作了《中国妈妈》《父亲》《凤悲鸣》《烈火中永生》《红高粱》《大禹》《天路》《歌唱祖国》《旗帜》《五星出东方》等作品,多次荣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荷花奖”等奖项。2022年,王舸获得“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20多年的舞蹈艺术实践让我明白,‘德艺双馨’应该是文艺工作者的自我要求。‘德艺双馨’就意味着应当以道德为根基,去探求艺术的境界。文艺工作者不仅需要提升个人的道德水平,还要保持对社会的关注、对生活的观察,用艺术表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必须始终牢记艺术为人民服务,为时代发声。”王舸说。

  《父亲》用舞蹈语汇展示朴实的父亲形象,传递诚挚的情感,王舸希望用舞蹈作品寄托一份对父母的思念,让人们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注和关爱。《天路》讲述了铁道兵战士和藏族同胞在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的故事,体现了希望与信仰、爱与力量,王舸想要把这份奉献精神传递给更多人……

  “我为什么而舞?为谁而舞?我用舞蹈去表现什么?向世界传达什么?”王舸常常会这样问自己。这些年,王舸参与“各族儿女心向党”主题晚会,多次加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在一次次采风创作实践中,王舸深深体会到,要想创作出老百姓喜欢的作品,不能走马观花,更不能浮光掠影,而是要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向前辈学习。

  “我用舞蹈表达着对祖国和人民最真诚的感激,也感恩这个美好的时代。”王舸说,“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将坚守人民立场,创作出更多可歌可泣、触及人心、引发共鸣的文艺作品,用艺术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