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科技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3月27日 星期日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入驻国家、省、市级创新载体超过500家

深圳“西丽湖”加速汇聚优质创新资源(创新故事)

本报记者 余建斌 《 人民日报 》( 2022年03月27日   第 07 版)

  前不久,由科技部与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西丽湖论坛在深圳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举办。全球科学家、国际创新城市代表,以及来自科技、教育、产业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围绕绿色科技发展、大湾区创新生态、科技金融等多个议题进行了线上和线下探讨交流。这场科技盛会,也让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站到聚光灯下,吸引人们关注的目光。

  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北部,规划面积69.8平方公里。最初,西丽湖只是一个普通的水库,从2002年开始,深圳市在其周边布局了大学城,清华、北大、哈工大、南科大、深大等高校,以及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鹏城实验室等科研机构相继入驻,这里逐渐成为深圳创新智慧的重要源泉。

  西丽湖所在的南山区,集聚着丰厚的高端科技创新资源,是深圳科技创新的缩影,相继走出了华为、腾讯、大疆等高科技企业,为有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人才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疫情防控中,南山区充分发挥“科技强区”的优势,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产业化和推广应用。正是看到这些优势和潜力,2020年12月,科技部、教育部、广东省联合出台深圳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建设方案、共建创新平台,并支持举办西丽湖论坛、打造国际化创新论坛品牌。

  深圳首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深港科学园项目、香港大学深圳校区……一年多来,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加速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初步形成了“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体制机制改革和模式创新持续推进,入驻国家、省、市级创新载体超过500家,35名全职院士、4900名高层次人才、超过2.4万名各类科教人员在这里激荡脑力。

  在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科技创新的新探索新举措频频发力。推出全国首单专项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首批10家高校孵化企业获得融资,涵盖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融资规模合计2000万元,有效推动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首期出资2亿元,设立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概念验证、中试熟化、成果转化三只专项基金,打造“梯次布局、全链支撑”的科技类创新基金体系。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还广发“英雄帖”,面向全球征集优质概念验证项目;7所高校与3家科研机构联合签署西丽湖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倡议书,发出10条倡议,携手共同打造促进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的“西丽湖样板”……

  “南山区汇聚了全市近80%的院士、半数以上高层次人才和各级创新载体,这些高端智力资源的近半数又在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深圳市南山区负责人说,未来,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将继续朝着建设世界级融合创新策源地的目标,推出一批原创成果,努力成为全球科技产业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力量。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