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当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惊蛰到来。“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一般出现在每年的3月5日或6日。
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变化的节气。从这一节气开始,气温回升较快,雨水增多。
春桃盛开二月节
天气渐暖,万物生长
“惊蛰”这一节气名本身就有一种让人“蓦然而惊”的动态感——“惊”是惊醒、惊动;“蛰”的本意是藏,动物藏于地下、洞中冬眠称为“入蛰”。古人认为,这一时节,春雷乍响,惊醒了冬眠的动物,故有“惊蛰”之说。事实上,惊动冬眠蛰伏的虫类和其他冬眠动物的不是雷声,而是日渐升高的气温。气温回升到一定程度,已经不适合它们继续冬眠了,因此即便没有雷声,动物们也会感到暖春已经到来,便纷纷出土出穴,开始觅食,繁衍后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惊蛰,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古时,人们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意思是说,这一时节,春桃盛开;黄鹂也感受到春日清新振翅鸣叫;因春之生气,令鸷鸟化鸠,天空中鸠鸟飞翔,不见鹰隼的踪迹。
田家耕种从此起
耙地施肥,刻不容缓
农谚说:“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春耕大忙的季节开始了。
惊蛰时节,华北地区的冬小麦已经开始返青,急需浇水。“惊蛰不耙地,就像蒸馍走了气”,因此时土壤仍处在冻融交替状态,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损失的重要措施。惊蛰时节气温回升,雨量虽然增多却有限,尤其在华北地区,由于春季雨水少、晴天多,春旱较为严重。此时若能有雨水,则显得特别珍贵,因此在华北地区有“春雨贵如油”之说。
江南地区,此时小麦已经拔节,油菜也开始见花,对水、肥的要求逐渐多起来,应适时追肥,在干旱少雨的地方适当浇水灌溉,而在雨水偏多的地方做好湿涝预防。惊蛰时节,温暖的气候也使各种病虫害增加,田间杂草也相继萌发,防治病虫害和除草工作刻不容缓。
千梢万叶绿转浓
保暖防寒,踏春赏花
惊蛰天气明显变暖,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研究员代金刚认为,这段时期饮食方面应清温平淡,多吃一些新鲜蔬菜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等,增强体质以抵抗外邪的侵袭。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的吃法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特别是冰糖蒸梨对咳嗽具有很好的疗效,而且制作简单方便,平时不妨将其作为甜点食用。
北京黄亭中医药研究院张明亮医师介绍,《黄帝内经》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春天万物复苏,应该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早睡早起,散步缓行。对于北方气温较低、温差较大的地区,要注意保暖。“春雷响,万物长”,此时各种病毒和细菌也日渐活跃,要警惕流感等的发生。
“千梢万叶玉玲珑,枯槁丛边绿转浓。”“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惊蛰时分,春风和煦,草木萌发,到处都透露着勃勃生机,踏春赏花正当时。周末假日,不妨多到户外走走看看,感受万物复苏的融融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