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注重通过稳市场主体来稳就业,财税、金融等政策都要围绕就业优先实施。要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政策靠前发力,加强风险预判,提供公共岗位挖潜、前置技能培训、帮扶服务到人等更高质量的就业服务。
——陈振亮代表(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
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全面振兴,需要鼓励和引导更多民营企业积极参与。要组织开展好“万企兴万村”行动,各级工商联要指导各地深度挖掘有特色的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等资源,并建立统一、开放、便捷的资源要素与产业项目对接信息平台,为一二三产业企业之间的协作牵线搭桥。
——傅军委员(新华联集团董事局主席)
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建议实施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计划,整体设计出台一揽子专项计划,配套国家财政专项引导资金,统筹推进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和一流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
——葛道凯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
当前全国环境要素市场还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建议完善相关立法,对温室气体、各类污染物的排放许可、分配、交易、管理,以及交易双方的权利义务、法律责任等做出规定。整合国家碳交易功能平台,打造科学权威的碳减排核证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统一的排污许可指标核算核定机制。
——吕文艳代表(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
“双碳”目标的提出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转型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的庄严承诺。国家的财税政策应提供配套支撑,在出台普适性减税降费政策的同时,对低碳环保行业制定针对性的减税政策。
——刘汉元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
随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切实缓解。但一些罕见病患者仍无法得到有效治疗。建议建立由国家统一协调管理的罕见疾病登记管理系统,正确估算国家罕见疾病的发病人数,进行罕见病诊治的卫生经济学研究评估。在罕见病药物研发及供给方面,制定一系列激励政策。
——陆銮眉代表(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本报记者邱超奕、齐志明、姚雪青、范昊天、葛亮亮、王明峰、申少铁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