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两会特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3月05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迈出新步伐 取得新成效 展现新气象(两会·声音2022)

《 人民日报 》( 2022年03月05日   第 10 版)

  王东峰代表(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林武代表(山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石泰峰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张国清代表(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景俊海代表(吉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许勤代表(黑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王东峰代表(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新理念指导新实践,新征程激励新作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9次考察河北,作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等重要指示,为河北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全省政治生态、经济生态、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发生历史性新变化。

  新理念指导新实践。一是坚持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提前超额完成“十三五”钢铁等六大行业去产能任务,12个省级主导产业和107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加速成长,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21.5%,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1.1%。二是坚持区域协调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深化,累计承接京津转入法人单位2.88万个、资金额1.28万亿元,雄安新区实施重点项目177个、完成投资3546亿元,未来之城正拔地而起。三是坚持绿色发展,生态环境质量达到新水平。全省PM2.5平均浓度由2017年的62微克/立方米降至2021年的38.8微克/立方米,排名全国“后十”城市从7个减少到1个,白洋淀水质由2017年劣Ⅴ类提升到2021年全部Ⅲ类,燕赵大地蓝天白云和绿水青山越来越多。四是坚持开放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新成效。成功举办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以河钢塞钢为代表的国际产能合作不断深化,去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21.5%。五是坚持共享发展,人民生活品质得到新提升。连续5年滚动实施20项民生工程,累计开工改造棚户区73.4万套、老旧小区9368个、城中村1260个,“空心村”治理任务全部完成。

  新征程激励新作为。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开展“三统筹三扩大四创建”活动,积极构建“两翼、两区、三群、六带”发展布局,促进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本报记者  徐运平  张志锋整理  

 

  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突破

  林武代表(山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形成全面贯通、深度协同的工作矩阵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春节前到山西考察调研时勉励我们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突破。我们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确立了“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以“五位一体”和党的建设“六个领域”为横向维度,以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标准、任务举措、政策制度“三个体系”为纵向标尺,形成全面贯通、深度协同的工作矩阵。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重中之重是产业转型。我们坚定不移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以增强生存力发展力为方向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以加快集群化规模化为方向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农业“特”“优”发展、服务业提质增效,以数字技术赋能三次产业跨越发展。同时加快构建“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着力打造开发区建设升级版,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全面创优营商环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抓手和重要保障。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牢记能源大省的保供责任。面对“双碳”目标要求,我们将纵深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加快煤炭智能绿色安全开采和清洁高效深度利用,推动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有序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大力推进非常规天然气增储上产、地热能利用和干熄焦发电,积极布局煤炭先进接续产能、先进煤电机组、储能项目、特高压及外送通道重点电网工程,全面提升能源稳定供应和保障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2021年,山西各项民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做到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惠民力度只强不弱、惠民实事只多不少,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让老百姓底气更足、笑脸更多、生活品质更高。

  本报记者  胡  健整理  

 

  加快推进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绿色低碳转型

  石泰峰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发展新能源,必须强化系统观念、链式思维,推进新旧能源有序替代,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内蒙古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畅通经济大循环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我们要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推进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绿色低碳转型,既是内蒙古讲大局、担使命,服务国家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内在要求,也是内蒙古发挥比较优势,锻造产业链长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必然选择。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扮演的角色正在从生力军向主力军转变。内蒙古发展新能源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且已形成较好的产业基础和较大的发展规模。要加快推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开发利用,着力打造一批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在全国率先建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给体系、率先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确保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2030年新能源发电总量超过火电发电总量,实现由化石能源大区向清洁能源大区转变。发展新能源,必须强化系统观念、链式思维,一体推进“风光资源”开发、产业链延伸配套和场景应用拓展,统筹布局调峰电源、电网设施、储能装置、氢能项目,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和运维服务业,不能再走“挖煤卖煤”“发电卖电”的老路。

  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必须立足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这个实际,推进新旧能源有序替代,优化煤炭和新能源组合,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平稳过渡。要继续在资源转化增值上下功夫,着力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提高煤炭利用效率。要推动稀土资源保护性开发、高质化利用、规范化管理,做精做优做强稀土产业。

  内蒙古肩负着保障华北、东北、西北等地用能需求的重大责任。要压实责任,有效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确保能源稳定可靠供应。加强能源保供,必须严守生态红线和安全底线,严防以保供的名义搞野蛮粗暴式开发,严防安全生产不达标的煤矿“搭便车”。

  本报记者  陈沸宇整理  

 

  切实履行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使命

  张国清代表(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提升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能力,更好地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东北的战略使命,辽宁责无旁贷。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作为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大机遇,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提升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能力,更好地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维护国家“五大安全”,关键要瞄准方向、发挥优势,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强有力支撑。充分发挥辽宁在新材料、精细化工、半导体芯片制造设备和工业基础软件等领域的产业底蕴和科技优势,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辽宁智慧;突出抓好高端装备制造、集成电路、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产业发展,为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贡献辽宁力量;超前布局增材制造、柔性电子、量子科技、储能材料等未来产业,打造领军企业和标志产品,形成新的产业梯队。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主产省地位,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种源技术攻关,畅通国家北粮南运通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实施辽西北防风治沙固土工程,加快建设辽东绿色经济区,筑牢中国北方生态屏障。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保障电力、油气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发挥好国家能源安全通道作用。

  维护国家“五大安全”,高质量项目是重要支撑。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把维护国家“五大安全”这个政治使命、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有机结合起来,谋划建设富有时代感的高质量项目群,建立省领导分工推进机制,实施一批全局性、基础性、引领性重大工程,切实落实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使命任务。

  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切实履行好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使命,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全面振兴蓝图变为现实。

  本报记者  刘成友整理 

 

  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

  景俊海代表(吉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抓基层打基础,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培树“严新细实”新风,形成大抓基层、服务基层、规范基层和为基层减负的工作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在去年开展“作风建设年”基础上,今年吉林开展“基层建设年”,抓基层打基础,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培树“严新细实”新风,形成大抓基层、服务基层、规范基层和为基层减负的工作导向。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旗帜鲜明讲政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3次赴吉林考察。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上下贯通、一抓到底,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坚持以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关键,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规范、全面过硬。加强组织建设,重点是加强基层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行党支部标准体系建设,让基层干部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规范干事,服务群众,破解难题,温暖人心。引领城市基层党建创新发展,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抓好农村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强乡村干部队伍。加强互联网等领域党建工作,发挥党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自上而下系统推进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推进基层治理不能就基层抓基层、靠基层抓基层,要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基层的领导体系、权责体系、工作体系,向基层放权赋能,减轻基层负担。要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决不能任意用权干扰百姓、决不能弄虚作假糊弄百姓,必须造福一方百姓、守护一方安宁、捍卫一方正义。要按照图表化、清单化、手册化、模板化、机制化要求,推动基层工作落地落实,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实在在。

  本报记者  朱思雄整理  

 

  奋力做好产业振兴三篇大文章

  许勤代表(黑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以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推进动能转换,以产业振兴带动实体经济振兴、推动全面振兴,奋力走出黑龙江振兴发展新路子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黑龙江振兴发展关键之年。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聚焦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以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推进动能转换,以产业振兴带动实体经济振兴、推动全面振兴,奋力走出黑龙江振兴发展新路子。

  一是改造升级“老字号”,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用新理念、新机制、新技术让老企业焕发新活力,促进装备制造、能源、食品等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让“老”树发“新”枝。发挥中国一重、哈电、哈飞等企业对国家战略力量、战略安全的重要支撑作用,坚持扩量调结构、创新促升级,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央地协同,发挥央企带动能力和技术溢出效应,打造航空航天、电力设备、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实现集群发展。

  二是深度开发“原字号”,抓好资源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依托资源富集优势,推动产业链条向下游延伸,抓实“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发展食品加工、畜产品深加工、秸秆综合利用等产业,推进一产接“二”连“三”。抓实“油头化尾”,央地合作推进大庆百年油田建设,加快页岩油气开发产业化商业化步伐,推动石油精深加工向高端精细化工和新材料延伸。抓实“煤头化尾”“煤头电尾”,充分释放煤炭优质产能,推进煤电机组节能改造,促进煤化工园区集约化发展。

  三是培育壮大“新字号”,发展新兴产业打造动力源。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生物经济,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打造新的增长板块。顺应消费升级新趋势,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文化创意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康养、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业态,在“后冬奥时代”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冰雪产业、冰雪经济,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实践地。 

  本报记者  吴齐强整理  

  版式设计:张芳曼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