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一起向未来·北京冬奥会特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2月18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滑雪医生李锐——

“比赛现场,我要保持全神贯注”

本报记者 杨彦帆 《 人民日报 》( 2022年02月18日   第 14 版)

  延庆小海陀山,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出发点海拔超过2000米,主赛道约3000米,垂直落差约900米。运动员下滑时最高时速可达140公里。

  运动员依次滑下,飞驰在赛道上。与此同时,滑雪医生、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医生李锐站在赛道旁的医疗站,手持望远镜,紧盯着运动员的滑行和动作。耳边,手持电台传来播报:“运动员通过第一观察点”“通过第二观察点”……直到运动员身影消失在视野中,李锐才稍稍放下心来。

  “运动员非常拼。比赛现场,我要保持全神贯注,确保发生意外时能及时作出反应。”李锐说。

  赛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即设立一个医疗站。一旦场上发生意外,背负10多公斤重急救包的滑雪医生,必须在4分钟之内到达出事点展开救援。到达之后,第一时间判断患者的意识、呼吸、脉搏,必要时采取急救措施,并及时判断是采用直升机还是其他方式转运。

  在最大坡度达70度的专业赛道上熟练滑行,并停下进行急救,医生们即便具有丰富的滑雪经验,面临的挑战也不小。“从裁判长发出‘运动员停止出发’到‘关闭赛道’的指令,留给救援人员的时间也就1分钟左右。”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场馆副医疗官袁强说,“寒冷天气下,医生还要迅速处理伤员,不然手冻僵就没法操作。”

  “除了滑雪外,雪上穿脱板、雪上行走、院前急救等都是滑雪医生必备的技能,这些都是2018年滑雪医生团队成立以来日常练习的内容。”李锐说,“冬奥会闭幕后我们会继续向社会传递安全、科学的滑雪理念,为推广高山滑雪运动作贡献。”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