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一起向未来·北京冬奥会特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2月16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外记者在京探访老字号

赏非遗 过元宵

本报记者 施 芳 《 人民日报 》( 2022年02月16日   第 14 版)

  一个大笸箩在锦芳小吃制作师赵双宇手中有节奏地前后抖动,黑芝麻等馅料外均匀裹上了糯米粉,一颗颗洁白滚圆的元宵便做成了。

  锦芳元宵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北京市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很高兴能有机会亲手制作中国传统美食元宵。”韩国纽斯频通讯社记者崔宪圭兴味盎然地说。

  2月15日,恰逢元宵节,由2022北京新闻中心主办的“‘双奥之城’新气象——2022中外媒体北京行”城市形象特色采访活动,邀请中外媒体记者走进老字号便宜坊鲜鱼口店,近距离观赏非遗技艺,体验传统美食制作,领略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和面、揪剂、打底、擀皮、压花……在都一处烧麦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吴华侠手下,一块块面团瞬间被擀出层层叠叠的花边,“一张皮至少要擀出24个褶,24个褶代表了24个节气,做一个烧麦需要16道工序。”蒸熟的烧麦玲珑剔透,皮薄如翼,顶端泛着白霜,酷似盛开的花朵。目睹制作全过程,记者们赞不绝口。

  “都一处烧麦制作技艺”,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前不久,吴华侠参加了北京冬奥会火炬传递,她说,“传承技艺就如同传递火炬一样,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